生物共振儀到底何用 - 嚴浩

生物共振儀到底何用 - 嚴浩

(續昨)前文我們說過,「食療主義」的中環店來了一位瑞典女士R小姐,她雙腿有大片的牛皮癬、過重、風濕纏身,手指關節和背部疼痛、肚瀉、膽固醇高,試過各種治療和長期服藥都沒法改善健康,體重失控到了無法控制的程度,她沮喪到牙痛、牙冠破裂。「食療主義」的治療師吳小姐給她做生物共振測試,首先叫她戒小麥、麥麩和牛奶產品,要求她多喝水、運動、服用瑞典益生菌和蒜水。
R小姐很聽話,根據她同意公開的記錄:「在一個月內竟然減掉4公斤體重。再過了一星期,她的肚瀉好了,肚裏不再有『風』,但皮膚還沒有好,且有到處『發』的徵象。」
為甚麼改變食物後有改善健康功效?根據中文網的資料,「人類身體每一個器官都有各自指定的生物波頻,例如心有心的跳動,腦有腦電波,肝有肝的生物波頻,脾有脾的生物波頻……從生物波頻中,我們可以得知,並非所有食物都擁有相同的價值,食物對身體會產生良好或不良的影響…… 我們需要吃一些能夠增加體內不同器官的生物波頻的食物,這對身體才有裨益。」
每一樣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波,不同食物發出的生物波適合一部分器官,但可能同時對某些器官的生物波產生抵觸,這個現象在免疫系統衰弱的人身上最明顯。生物共振儀器要達到的目的,簡單來說,1,測試身體中哪一個器官的生物波不正常。2,調整不正常的生物波。3,通過生物共振測試找出適合或者不適合個人健康的食物。
(未完)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