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曾十連升 收購種下禍根

業績曾十連升 收購種下禍根

【步入嚴冬】
渣打集團(2888)突宣佈高層「洗倉式」換班,新任舵手Bill Winters登場,其名字或許正好預示渣打命運,將步入「嚴冬期」(Winter中文譯作冬天)。

購韓國同業出事

這間以亞洲、中東及非洲等新興市場定位的銀行,避過了二○○七年的次按危機,及翌年因雷曼倒閉引發的環球金融風暴,創造了業績「十連升」(二○○三至二○一三年度)紀錄。
但今次集團要「一鋪清」撤換三位高層,當中由盛轉衰的關鍵,離不開「成也收購敗也收購」的原因──十年前渣打斥巨資收購韓國第一銀行(後改稱渣打第一)所種下禍根,及後雷曼時代「風尾」,對新興市場造成的衝擊,拖累集團在印度、新加坡等地業務。
管理層創造十連升的「功」,抵不了去年九個月稅前盈利倒退(市場預計去年全年亦將下跌)的「過」。去年十月底渣打首次公佈季績,受韓國業務重組及商品市場低迷影響,集團首三季稅前盈利,按年大跌18.9%至四十八億美元。
韓國曾經是渣打的寵兒,二○○五年初,時任行政總裁的戴維思,以三十三億美元巨資,「埋門一腳」險勝滙豐,成功全購南韓第七大行韓一銀行,是渣打逾百年來最大宗金額收購。
不過此後韓國撥備一直成為渣打減值支出源頭,去年度更通過關閉分行及裁員,縮減在當地零售業務。市場估計新領導層,仍可能繼續展開策略重組整頓集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