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縮皮 500億變300億元其餘交庫房作一般用途

醫改縮皮 500億變300億元
其餘交庫房作一般用途

【財政預算案2015 -16年度:醫療改革】
【本報訊】政府七年前預留五百億元儲備進行醫療改革,昨日財政預算案首次具體交代該款項用途,但用於醫改縮水至三百億元,包括注資自願醫保高風險池、扣稅優惠、貸款予中大興建醫院,及設投資基金推行公私營合作計劃,餘款交回庫房。有立會議員批評政府玩弄財技,「將未動用過分毫嘅儲備左袋交右袋」,將退稅納入開支計算是篤數。
記者:陳沛冰

政府於二○○八及○九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五百億儲備支援醫改。政府推出醫保一拖再拖,一直沒動用五百億元。去年底政府就自願醫保作終極諮詢,最快二○一八及一九年度推出。
財政預算案昨交代五百億元儲備用途,消息人士指,當中希望二○一五及一六年獲立會財委會批准,向醫管局撥一百億元設基金,利用回報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二○一八及一九年度動用一百億元於自願醫保扣稅優惠及借貸予中大興建私院,另有一百億元注資醫保高風險池。餘下二百億元交回庫房用於一般用途,包括用於公立醫院建造工程。

百億投醫保高風險池

醫保高風險池是指有長期病患等高風險人士的賠償,由政府注資包底。政府於醫保諮詢時,以兩年前保費,及限制推出醫保第二年後四十歲以上人士不保證受保,推算需注資四十三億元。消息人士指,政府向高風險池注資一百億元是「預鬆啲」,預計諮詢後或需因應市民意見,調整保證受保年齡及時限、標準保單內容,及多年後醫療成本上升令賠償額增加。對於一百億是否封頂,消息人士稱「相信足夠」,而且私營市場容量有限,及不想予人津貼保險業界觀感,不會投放過多於高風險池。
消息人士指,預計醫保推行後的二十年,共需退稅最少六十億,但只作賬面上計算。政府內部已通過向中大貸款興建私院,今年內向立會財委會提交文件討論。醫保退稅不會影響對中大貸款,若日後有團體向政府貸款興建非牟利醫院,政府認為可行也會借貸。
至於向醫管局撥一百億設立基金,利用回報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消息人士指,醫管局正考慮將一百億基金交予金管局存入外匯基金賺取利息。目前未動用的撒瑪利亞基金也存入外匯基金,去年回報百分之三點六。現時醫管局需向政府申請撥款,推行公私營合作計劃,設基金可令開設計劃更順暢,未來公私營合作計劃會越來越多。現時每年醫管局動用數千萬元推行多個公私營合作計劃。
消息人士指,由現時直至二○二二及二三年度,會新建的啟德醫院第一期、天水圍醫院及兒童醫院落成,及重建廣華、瑪麗及聯合醫院,合共增加二千八百張病床,工程開支預計達八百一十億元。天水圍醫院明年中落成。

議員:儲備分拆屬誤導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政府將五百億醫改儲備分拆只是篤數,令市民誤以為政府於醫療額外投放資源,「公私營合作計劃一向政府都有畀錢做,只係左袋交右袋,五百億從來冇攞過出嚟」。退稅屬政府減少收入,不可能當醫療開支。保險業聯會醫保協會主席陳秀荷稱,醫保推出時保費一定較現時高,加上醫療成本上升,相信注資一百億於高風險池不夠應用;若政府沒後備方案,高風險池或會爆煲,受影響是投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