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又估錯數 盈餘高達638億 派糖340億

財爺又估錯數 
盈餘高達638億 派糖340億

【本報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嚴重估錯數,在印花稅及利得稅收入大增下,本年度庫房盈餘達六百三十八億元,若連同轉作房屋儲備金、未有入賬的二百七十五億元投資收入,盈餘相等去年預算的十倍,逾九百億元。庫房「大水浸」,預算案「加甜」息民怨,推三百四十億元紓緩措施,較去年多七成,大部份針對中產,包括退稅及差餉寬免加碼,並增加子女免稅額至十萬元。

記者:鄭啟源

曾俊華昨發表梁振英政府任內第三份財政預算案,一如以往,開支收入再次估錯數。曾俊華去年預測,本財政年度盈餘為九十一億元,但埋單計數卻多出九倍。庫房儲備增至八千一百九十五億元,相當於政府二十五個月的開支,創歷年新高。當局解釋「失準」原因,主要來自樓市辣招雙倍印花稅帶來逾二百億元額外進賬,令印花稅總收入較預算多六成;利得稅收入也較預算多百分之十五點八,額外有一百八十五億元進賬。支出亦較預算少一百四十億元,當局強調下年度預測已修正。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往立法會發表梁振英政府任內第三份財政預算案。許頌明攝

最多退稅兩萬元

庫房盈餘超預期,預算案推出總額三百四十億元的多項紓緩措施「排洪」,金額較去年的二百億元多出七成。惠及中產措施有四項,包括薪俸稅及利得稅退稅百分之七十五,上限均為二萬元,金額較去年多一倍,一百八十二萬打工仔及近十三萬商戶受惠,退稅款項會反映在二○一四/一五年度應繳稅項中,政府分別會少收一百五十八億及十八億元。全港三百一十五萬項物業,首兩季則可獲上限二千五百元的差餉寬免。同時,子女免稅額大增四成三,由現時七萬增至十萬元,出生年度的免稅額亦同時調升至二十萬元。
至於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受助人將「出三糧」,是二○○九年金融海嘯後首次,獲相當於兩個月援助金的額外津貼,金額較去年多一倍,約一百二十萬人受惠。至於公屋住戶則可享一個月免租,但約二萬二千五百戶富戶則不能享相關優惠。
曾俊華強調紓困措施並非所謂「派糖」,而是有經濟需要,又指本港外圍貿易停滯多時,只能靠內需推動經濟。政府亦看淡今年經濟,預測下年度經濟增長僅百分之一至三,若欠缺紓困措施帶來的百分之一提振作用,經濟增長只會更慢。曾續指,理解本港家長的經濟負擔重,但須避免稅制過於複雜,因此直接增加子女免稅額。措施可為三十六萬七千名納稅人受惠,庫房每年將少收近二十億元。

中產:可以收貨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指,中產階層在過去多年預算案都感覺被忽視,今年大部份紓緩措施能受惠,退稅額亦較預期高,算是可以收貨,並為中產「消氣」。社區組織協會及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則認為,政府未有善用儲備,增加經常性開支扶貧。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政府幾乎每年都推綜援及生果金發額外津貼等措施,認為政府加碼紓困,即承認相關金額不足,建議直接加綜援金更實際。他又認為,中產近年飽受租金及樓價貴影響,紓緩措施中約三分二金額投放予中產,可減中產怨氣。

紓困措施重點

‧薪俸稅、利得稅退稅75%,上限各二萬元
‧子女免稅額增至十萬元
‧免差餉兩季,每戶每季上限二千五百元
‧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受助人「出三糧」
‧公屋免租一個月,富戶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