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科生變港籃易漢暉on fire 24小時

港大醫科生變港籃
易漢暉on fire 24小時

【學界話題】白袍代表他的理想,籃球代表他的興趣,香港大學醫科生易漢暉(易佬)界線分明。然而運動員生命短暫,這位港籃「新丁」生活上爭分奪秒,只為堅持學業比賽兩邊走,享受千金難買的場上快樂時光。

即使身邊沒有醫生朋友,電視劇看得多,也會知道醫生工作繁忙至極;籃球訓練同樣講求質量,投放少一點時間也難成大器。自小學三年級起接觸籃球的易佬,中學時成為名校喇沙書院主力,卸下戰衣,換上白袍,自幼受公立醫院醫生父親薰陶的他,現在已是個醫科三年級生:「小時候已聽爸爸訴說醫院的大小事,特別是○三年沙士一役,更感受到醫生的使命感。自己打籃球總有機會受傷,進出醫院多,對這一行特別感興趣。」
三分天份,七分努力,易佬在首屆文憑試摘得三科5**、四科5*及一科5晉身醫科生行列。醫科課程長達六年,想順利畢業還要再到醫院受訓一年,功課、考試特別多,「學生哥」近日享受農曆年假,易佬卻要在家中閉關準備前日開始的四天考試。二十歲的他以籃球比喻讀醫:「讀醫就像打籃球,無法一步登天,最初我就像重回剛接觸籃球時,理論、臨床知識等逐一學起,由零開始學習如何做一個受人景仰的好醫生。」

靠打波釋放讀書壓力

讀書的壓力,易佬選擇透過打籃球釋放,像去年即使功課繁重,仍堅持隨遊協征戰甲一籃壇;去年他兼戰大專盃,助港大歷史性殺入決賽,今年亦將於四強對戰城大(見另文)。遇上考試高𥧌期,易佬笑言為兼顧訓練,試過只睡一小時,平日回家亦只會埋首功課。問他會否覺得辛苦,他輕鬆帶過:「以前回家都可以看電視,現在真的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分配在讀書、睡覺和打籃球。籃球是我減壓的方法,自己亦知道只要稍為鬆懈,兩邊都有退步危機。」

把握機會為港籃打拼

上月港籃出戰超級工商盃,司職大前鋒的易佬入選十二人名單,雖然因病影響上陣機會,卻令他更加堅持「去到盡」:「超工之後就像發了一場夢,感受到背負港隊之名的壓力和光榮,亦見識了外國球員的高水平,自然更想在籃球場表現自己,獲得觀眾認同。兩年後我便要到醫院實習,日後甚至有可能放棄出戰甲一,現在自己仍兼顧得來,當然要把握僅餘的機會再次為港打拼。」
記者/攝影:鄭嘉慧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