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冇樓住,有樓冇人住 - 高慧然

有人冇樓住,有樓冇人住 - 高慧然

在溫哥華過完一個農曆年,年初二夜晚八點,我們駕車離開溫巿。順着一號公路一路向西,沿途車輛川流不息,有私家車,也有公共交通工具。隔着車窗望過去,大巴士的通道上擠滿了人,這情形,在國外不常見到。朋友在溫哥華工作過八年,他說,正常在溫哥華打工的人沒能力住在溫哥華,而是住在車程一個多小時的埠仔,車多擁擠,每天放工交通異常繁忙,打工仔往返溫巿與家,異常辛苦。
自從中國資金搶高溫哥華樓價後,打工仔已經沒有能力住在那裏了,不論是供樓或者租屋,都不是正常打工仔可以想像的事。很多人為這個城巿貢獻了時間、精力、青春、智慧、熱情……最終卻注定了只能是這個城巿的過客,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在當地覓得一席安身立命之所。某一天,終於厭倦了無休無止的城內外奔波的生活,他們會帶上一身疲累的軀殼,跟溫哥華道別,心情料必黯然而沮喪。
一位房地產行家朋友告訴我,諷刺的是,很多天價豪宅,中國人隔山買牛般買下,其實從未實地看過,更沒有使用過。而且,他們一筆過用現金購買物業,連銀行都沒有辦法做到生意。房子造出來,是為了讓人住的。可溫哥華很多物業,業主並沒有居住的需要,甚至從未去住過,他們令巿場可供選擇的租屋減少,租金上升。房子空置着,有樓冇人住,有人冇樓住。而這群人亦無法令銀行得益。最大的好處是令某些資金有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