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地價及印花稅收勝預期

補地價及印花稅收勝預期

【拆局】
財政預算案公佈在即,今年庫房盈餘遠超預期,主要是賣地補地價及印花稅收勝預期。過去一年賣地收入連同港鐵補地價金額,收入已超過七百億元,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多近兩成或逾百億元。印花稅收入大增,連同辣招印花稅,估計實際收入同樣超過七百億元,較財爺去年預計的四百三十八億元,額外多收逾三百億元,令庫房水漲船高。
根據統計,本財政年度由去年四月起,透過招標售出三十五幅土地,地價總值約四百六十億元。而上一個財政年度全年共售出三十九幅地皮,共值五百七十四億八千萬元。今個財政年度尚餘四幅大埔白石角、上水、西貢及馬鞍山落禾沙的住宅地皮待售,估計地價總值約四十六億元,料整體賣地收入超過五百億元。

樓市辣招無助降溫

賣地成績略遜,但港鐵接連推出大型項目,單計將軍澳日出康城已賣出的三期項目,補地價金額已逾八十一億元;另大圍站項目補地價金額逾百億元,連同天水圍天榮站,港鐵項目的補地價已高達二百億元,加上賣地而未計及其他補地價項目,料賣地收入預算已逾七百億元。
政府錯估盈餘,主要因印花稅收大增,樓市未有因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而降溫,反而價量兼備,令政府稅收大增。額外印花稅(SSD)收入由去年四月至今年一月共有一億四千七百萬元,而BSD收入更誇張,期內共有逾八十六億元。由於BSD於二○一四年三月才開始計算,加上有DSD收入尚在計算中,市場估計單是辣招稅,可多收逾三百億,連同印花稅,可收逾七百億元。
■記者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