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紀念創刊三十週年舉辦徵文比賽;一本文學刊物居然生存到而立之年,還活力充沛,真不容易,這也和總編輯陶然是一位文人作家有關,對一樣東西持久不移的沉浸着,那就是愛,一份真愛是可以走下去的原動力吧。
徵文比賽的主題是我和我的香港,相信不少熱愛寫作的,尤其是外來客,把香港當成自己第二故鄉的人一定感觸良多;奮起疾書,別說三千字,三萬字還嫌少,這個題目對我的觸動尤深。從一九六八至今,從少女到老太太,將近半個世紀了,沒有後悔過當年的選擇,以我的性格,在台灣一定混不下去,在中國若逢文化大革命,死得人多,也不欠我一個。台灣混不下去是指性格不喜逢迎拍馬,更不會去打通人脈,撈不起不打緊,只怕連生存的空間也沒有,況且我父親就是一個前車之鑑,不埋堆、不入黨,又有讀書人的傲氣,視自尊比性命更重要,所以他一生只能是被貶來貶去的小公務員。而我呢,也差不多,若在當年的中國,老早被鬥垮,恐怕連大學之門都進不了,幸虧命中注定我的選擇是香港,而正好有一個憑實力而來的機會,這幾十年中,從沒有後悔過當年的選擇,無論有多失意多痛苦徬徨也沒有埋怨過,因為老早已知道在當年別無其他的路,是命運選擇了我,眷顧了我。
我與我的香港,這題目像是為我而設,當然我不會躍躍欲試,勝之不武,輸了冇面,何況也過了那激情歲月,盼望不久會看到非同凡響的好文章,把這個璀璨不再,風情已變,人事更全非的城市的今昔再重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