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運動員再起步 更強!

受傷運動員再起步 更強!

征服那42.195公里路程,是馬拉松跑手的堅持;但對一位受傷運動員而言,跑不快、嬴不了,卻不代表人生全輸。曾跑出香港最佳績的Stephen,因傷放棄逾十四年的跑步生涯,轉角卻發現新路向,「以前我跑步只想著自己,一些個人目標;我沒有想過,原來跑步可以融入其他人的生活,以生命影響生命。」現任教練的他,以教曉青年跑街為榮。
記者:鄧玉燕

2004年澳門馬拉松,Stephen以2小時38分衝線。以業餘運動員而言,成績相當出色,因為白天他要任職西鐵、機場等大型公營機構;夜晚則投入操練,一日練三小時,一星期練足六日。但練習過度,竟令他由高峰跌落谷底,傷及大腿外側的髂脛束。當時他完全不能跑步,休養兩年,他坦言,「突然間失去目標,心情很低落。」

後來他兼職任教練,選擇以另一形式繼續征途。「我想將自己的跑步經驗及知識,甚至受傷經歷都想教給學生,希望他們不會重蹈覆轍。」業餘單車手Bryan一年前跟他學跑步,因為是他們傷在同一個地方,當時意志消沉的Bryan,對別人的勸解聽不入耳,「但是Stephen教我不要放棄,試下以跑步來鍛鍊肌肉。」後來傷患明顯好轉,令他信心大增,不久將回復正常操練,他的目標是加入海外職業隊,參與國際賽。「他鼓勵我的話,我一直記著。」

兩年前Stephen辭工做全職教練,專心教跑步及三項鐵人,如今則擔任社企「全城街馬」的青年跑街培訓班總教練,當他站在終點位為學生打氣,一心只希望:「他們在最後那一步,用完最後一度力,衝線。」其學生小林說,自己賽前腳痛,「我本打算跑完五公里就放棄,但雙腳少少痛都堅持到,我就繼續跑落去,跑到最後一公里,沿途很多人打氣,我就一直衝,衝到了終點。」受傷又如何,小林說堅持就能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