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階段膠袋徵費計劃自二○○九年七月起實施,首四年半政府共收到一億二千八百五十萬元,每年款額有上升趨勢;整體被棄置膠袋總數曾經下跌,但至二○一二年又大幅上升至超過五十二億個。環保署指難以一概而論是遊客購物造成,被棄置主要是無嘜頭的街市膠袋。
實施四年半稅收逾億
環保署統計顯示,在實施膠袋稅後,源自超市、便利店、健康護理和化妝品店的膠袋棄置量,明顯減少,由○九年六億五千萬個,減至一○至一二年每年僅有一億五千萬個。但連同其他零售等總膠袋棄置量,由一二年起大幅上升至超過五十二億個,較○九年四十六億個多出一成二。
商戶上繳政府的膠袋稅持續增加,一○年有二千五百萬元,前年增至三千三百萬元,實施首四年半共錄得一億二千八百五十萬元膠袋稅,顯示越來越多人捨得花費索取膠袋。環保署助理署長黎耀基指,愛爾蘭也在推行膠袋稅後,膠袋總棄置量反彈上升,他指不能總結旅客消費為單一上升因素,但會在口岸提醒旅客少用膠袋。他指棄置膠袋多是無嘜頭,主要是在街市使用,故未必因推行膠袋稅而下跌。
四月起膠袋徵費毋須上繳政府,涉款料逾三千萬元。小商戶可減免行政麻煩,對超市是一筆可觀收入。百佳指考慮將膠袋費用於環保或公益項目。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