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對中國羊年的繙譯引發的爭議餘波未了,問題不在於生肖羊應譯成Ram(公羊)、Goat(山羊)或Sheep(綿羊),而在於爭議出現的時機和譯名的政治含義,其實質是洋人對中國形象認知的分歧,是應該怎樣判定中國人是「the sheep and the goats」(好人和壞人)。
以中國北方的祭祀傳統而言,以圓明園的青銅生肖為佐證,生肖羊應是山羊的機會居多。中國迄今出了三套羊年郵票,前兩套的造型是山羊,今年則改為綿羊(圖),設計者說寓意「幸福綿長」。台灣今年的生肖郵票則以山羊為主體,背景搭配梅花,寓意揚眉吐氣。可見,台海兩岸對羊年的情感仍是傳統的吉祥祝福。
學者籲統一傳統文化元素
相比之下,西方國家突然對羊年的譯法有了諸多說道,奧巴馬向華人拜年也特別提及不去論公羊、山羊或綿羊。而曾備受中國媒體讚譽的前總統布殊,雖然年年向華人拜年,但從未在生肖着墨,包括二○○三癸未羊年。西方政要、媒體如今大做羊文章,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圍繞中國形象的爭議的又一次物化。
對英語國家來言,「the sheep and the goats」(好人和壞人)是人們所熟知的比喻,此時面對在國際上咄咄逼人的中國,豈能不引發Sheep and Goat的爭議?而中國也有學者注意到這一問題,呼籲當局對傳統文化元素要有統一說辭,以減少不同文化之間的誤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