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
自己設計自己賣,廿多歲的年輕設計師曾翠芬(Afa),約半年前在銅鑼灣波斯富街開樓上舖,由設計到銷售「一腳踢」,建立自己品牌「Berth Number 66」。她認為對年輕設計師來說,若政府能支援業界,最有用是讓他們到海外增補知識,孕育設計靈感,「比起自己匿埋喺香港係相差好遠」。
本地品牌成本高
面對吃人的街舖租金、遭連鎖店壟斷的商場,年輕設計師創業由舊樓開始。
Afa二○○八年參加貿發局的青年於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入圍最後六強。
畢業後打工幾年,約半年前在銅鑼灣覓得一個位於三樓的五百呎單位,售賣自己設計的女裝,樓上舖制肘多,客人出入要經大廈管理員登記身份證,「我係冇熟客,由零開始,初時可以一日都冇人上嚟。」
新店可靠口碑、facebook宣傳,但其他成本驚人。有了設計初稿,與廠家洽商,一個設計一個樣辦,每個貨辦也是錢:「做一個貨辦,比貨價更加貴。我哋做local brand(本地品牌),貨量係好少,只係一兩打。」不能大量生產,成本便高,零售價相對也高,價格縮窄客源,想做大也不行。
Afa認為,政府除了提供租金便宜的地方外,最好讓年輕設計師多到海外培訓,增進外國時裝知識:「出去睇多啲唔同地方嘅時裝,比起匿埋喺香港係相差好遠,我當然好想去外國讀時裝,但已經畢咗業,放唔低喺香港嘅負擔。」
■記者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