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沙林毒霧化武

用作沙林毒霧化武

【本報訊】首宗機艙毒霧綜合症死亡個案,死因報告指死者徵狀與在機艙內接觸有機磷酸酯化合物脗合。有專家指有機磷酸酯曾被用作沙林毒氣類的化武,導致神經中毒。

與毒餃子事件有關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有機磷酸酯亦會被用作沙林毒氣類的化武,導致神經中毒徵狀包括頭痛和昏迷等。化合物會緩慢水解成非毒性化學物,大量吸入,會產生急性中毒致命。
中文大學環境科學課程主任陳竟明表示,這類化合物包括很多不同物質、化學結構和性質,暫難以確定機艙內存在的是那一類。最常見的合化物類別屬神經毒素,多用作農藥殺蟲劑,其化學性不穩定。數年前日本發現來自中國的餃子有毒事件,也與此有關。
港大腦神經科教授張德輝稱,化合物同時屬水溶及脂溶性,容易進入人體細胞,未能論斷有何病理反應。他認為應抽取機艙空氣分離當中的有機磷酸酯化合物,進行動物實驗,透過動物解剖,了解化合物對神經、肌肉、關節等種種個案聲稱徵狀的關係。報告提及的死因包括淋巴球心肌炎(lymphocytic myocarditis),或因化合物進入細胞致自身免疫系統以為是外來物質作出攻擊,出現發炎。
■記者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