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少不得吃,吃多了會滯,好在有茶。
中國茶各式各樣,我家長年有明前龍井,那是每年春天託人去杭州買的。
龍井茶的時節很重要,分「雨前」和「明前」。「雨」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在穀雨前摘的茶,稱「雨前」,在清明前摘的茶為「明前」。過了清明,茶質就不好了,茶價也就大跌。前些年大陸行賄瘋癲,茶葉都炒到天價,如今反貪,茶和酒的價錢都正常一些。
龍井清香,宜配點心吃,過年家中有朋友來,吃點心吃零食,一杯上好的龍井茶解膩提神。
但若要真正解油膩飽滯,龍井便不夠勁了。年前朋友從新加坡給我帶了一大罐茶葉,「白新春茶莊」出品,茶名叫「不知香」,福建武彝出產,一盒中分了五十小包,一次沖一包,茶香濃鬱,久沖不散,飽食後飲之,去油解膩,很是舒服,於是獨沽一味,天天沖泡。
南洋產品,包裝和說明都有古韻,招牌是一個騎牛牧童,牧童手裏照例有一枝笛子,「牧童短笛」嘛!紅紅綠綠間,還有幾句非文白的「詩」,詩曰:「不知香則味,數里喉亦香。高山乏人逕,梁山亦有人。泉聲𤀹危石,日失冷青松。」
我文化程度不高,不大明白,與其說是「詩」,倒更像籤文。反正,包裝挺有趣的,茶也好喝,喝下去,就把什麼春卷、蘿蔔糕都解了,也真是一物治一物,於是又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