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or Luis Paez Ares這名字實太難念,簡單便稱他為「老二教授」,然則他是西班牙腫瘤界的老大哥。
到馬德里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院交流授課,老二教授是老友,聲言要做東道,只是他決定不要Spanish Tapa也不要那大鍋飯(Paella),隨便一個口訊說帶我去品嚐他家鄉菜,奇怪老二教授明明是西班牙人,Tapa跟Paella不就是家鄉菜嗎?
餐廳名O’pazo(見註),佈置優雅,海鮮琳瑯滿目,由紅蝦到龍蝦,細魚到大魚,不用想也知道是海鮮餐廳,食指大動但仍納悶他到底說甚麼家鄉菜。
老二終於解釋這是與別不同的Galician海鮮,Galician位於西班牙西北部,毗鄰葡萄牙,此地較貧困,除漁業外並沒其他重工業,人口才二百多萬,老二也因此而移居馬德里念醫發展,只是他仍念念不忘家鄉味道。
心想海鮮便是海鮮不外魚蝦蟹,但當本地人任東道點菜,我這客人便得來一陣又一陣驚喜。
第一道菜先聲奪人,大白碟上見到無數像穿上鎧甲的小陽具,每條吋多長,頭尖尖黑烏烏的,樣子絕不討好。老二熱情地教我如何處置這小陽具,他拿着那尖頭殘忍地一擰,那厚厚黑皮便即時脫落,露出一條粉紅色小肉柱,二話不說他便大口一吃,「嫃」一聲小陽具便消失無蹤,剩下只有那副小鎧甲。我也有樣學樣,只是一不小心汁液便濺到身上,也顧不上衣服安危,因那小肉柱實在鮮得厲害。像是海洋精華就藏在小陽具裏。這是Gooseneck Barnacle(藤壺),生於岩石上的低等生物,漁民在潮退時才冒着大浪在岩石上採集,用海水煮熟便吃,價錢不貴,但惟在西班牙葡萄牙海岸的Barnacle才肉厚夠肥美。
另一嚇人菜式看來像一碟蛔蟲(圖),白色半透明滑溜溜的,簡單煮法只用橄欖油蒜片和紅椒,一口鯨吞十數條「蛔蟲」,肉質彈牙,橄欖油伴着一陣魚香,像有無數小魚在口中暢泳,這怪東西名Elver,實是鱔魚魚苗,它們產於海岸,每年一、二月移向河流上游,這便成就了漁民豐收。雖然其貌不揚,但價值不菲,一公斤叫價六百歐羅。
無添加的「小陽具」和「蛔蟲」竟是人間美味,惟靠鄉里介紹才得品嚐,人生快樂往往源自最簡單東西。
註:
Restaurante O’pazo
C/de la Reina Mercedes,20,28020 Madrid,Spain
Email:mailto:[email protected]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