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稱 呼 - 鍾尚志

海闊天空:稱 呼 - 鍾尚志

醫學院的臨床老師,該稱為教授(Professor),還是醫生(Doctor)?
英國醫學院的傳統,每個學科只能有一個教授(Chair Professor,講座教授)。教授就是老闆,凡事都是他說了算 。系裏的講師(Lecturer)、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副教授(Reader)都不能僭用教授的名號,只能叫醫生。教授有無上權威。若果有誰說溜了嘴,誤把教授叫作醫生,是犯了大不韙!
在美國卻恰恰相反。美國的學制,醫科是本科畢業才修讀的,在醫學院畢業時是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大學裏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等全都稱為教授,不一定人人都有博士學位。在美國,Doctor比Professor高了一個檔次,醫學院的系主任都稱作Doctor XX,不叫Professor XX。
其實英國的醫學院是本科制,畢業時是內外全科醫學士,嚴格來說不能稱作Doctor(博士),但約定俗成,大家都稱醫生為Doctor。
兩、三百年前,外科醫生和內科醫生勢成水火。內科醫生認為動刀動剪的外科醫生沒有文化,和理髮師是一類,不得使用Dr.的名銜,只能稱為Mr.。英國的外科醫生本着一股牛脾氣,認為叫作「先生」才夠面子,把這傳統沿用到今天。在英國,實習醫生叫Dr.,外科培訓時也叫Dr.,直到考得外科院士的專科資格,才回復Mr.的稱謂。在英國見外科醫生,稱他作Dr. XX,他可能會不高興呢!
香港一直沿用英國的一套。近年教授的門檻降低了,副教授以上,不管是否擁有講座教授的寶座,都統稱Professor。只是喜歡人家稱他作Mr.的外科醫生有如鳳毛麟角,記憶中只有昔日掌管東區醫院外科的Mr. Li(李家驊醫生)。
還是莎翁說得好,「一朵玫瑰,不管叫甚麼名字,同樣芬芳。」(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只要能把病治好,管他叫大夫,醫師還是先生?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