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名伶女 回流踏台板

粵劇名伶女 回流踏台板

【本報訊】在人們再次嚷着要移民的年代,女子偏向虎山行,為的不是「搵食」、不是伴侶,而是對粵劇的夢想。在美國出生的李沛妍受父母的耳濡目染,從小對粵劇着迷,大學畢業後放棄工作全力學習,七年前把握機會回港踏台板,同時全力繙譯劇本,最大心願是令粵劇登上國際殿堂,與意大利及百老匯歌劇並駕齊驅。
「細細個已經好鍾意,覺得啲衫好靚、首飾閃閃令,啲歌好好聽。」李沛妍是粵劇名伶李奇峰的獨女,在粵劇圈長大的她,除了愛粵劇角色的裝扮外,更愛唐滌生的劇本,平日在家中不但聽曲,還愛閱讀文本。

在美國讀書的李沛妍,醉心粵劇,功架十足。

譯劇本向國際推廣

在大學修讀中國語言及文學的沛妍,畢業兩年後決定辭工投身粵劇學習,令家人震驚,「我先斬後奏,佢哋以為我玩玩吓,其實我好細個就知道自己鍾意做呢行,如果我嗰刻唔做,過咗呢個機會以後返唔到轉頭。」
今年三十多歲的沛妍在美國完成高中及大學,自言「唔係香港人」,「但做呢行(粵劇)始終要返嚟香港。」她在二○○七年參與中大青年版《帝女花》演員招募,成功入圍,飾演長平公主,正式踏台板,隨後更成立劇團。
回港七年間,她把多個劇本繙譯為英文,演出提供中英文字幕,方便外國觀眾,「粵劇唔係老土落後嘢,平時我哋都會去睇意大利歌劇、Broadway show,點解嚟香港唔可以睇中國戲曲呢?有英文字幕,外國遊客都會有興趣。」她至今繙譯了《斬二王》、《佘太君掛帥》、《洛神》、《辭郎洲》等十多個劇目,部份在農曆年期間在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中演出。
沛妍感激家人在精神和經濟上支持她,即使至今仍未收支平衡,她仍可「揀劇本」演出,雖然和其他演員相比自己起步較遲,但不輕言放棄,「尤其係啲體力訓練,會吃力,咪勤力啲囉,柔軟度始終唔夠,就盡量避免一啲動作,呢樣嘢(粵劇)我真係好喜歡,係我自己選擇,幾困難我都會接受,就算整親都冇唔開心。」
■記者張嘉雯

李沛妍將莎翁名劇《哈姆雷特》改編成粵劇,登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