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時過節,最緊要夠熱鬧。一大群綿羊仔列隊前進,浩浩蕩蕩,的確非常應景。之前參加過不少車會活動,但與綿羊仔車友出巡還是首次。原來兩個轆一樣可以好好玩多話題,加上機動性高、氣勢不弱,一連串的排氣聲勁過燒炮仗。
記者:姚子浩、徐影龍
攝影:梁志永、黃子偉
相比台灣或東南亞地區,在香港玩綿羊仔的人無疑較少。所以,難得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少車主都會自發搞車會,舉行聚會,交流玩車心得。例如我今次參與的車聚,便是由KSC(KYMCO Scooter Club)的成員策動。
去年年中,會長阿噹開始在網上結集一班同樣駕駛KYMCO綿羊仔的朋友,組織車會兼每月搞車聚,現在已招攬了近百二名會員,陣容相當鼎盛。阿噹說:「原意是想找一班知音人,久不久出來聊天,大家分享玩車改車的心得。後來越來越多朋友加入,所以決定每月的十五日都會舉辦遊車河活動,現在平均每次都有二、三十人畀面出席。」
他們駕駛的台灣製KYMCO,屬於體積較大的綿羊仔,俗稱「大羊」。起初以為相對啡軨(fairing)那類「華Dee」式電單車,綿羊仔的造型一定差一大截,但見到各位車友的愛驅後,才發現開綿羊仔其實可以很有型。會員阿占跟我這個外行人說:「這些台灣車其實有很多改裝零件,有心機有時間不愁沒有改車樂趣。最緊要是夠實用,座位下方及車尾也有間格收納東西,至少不用拿着頭盔到處走。」確實,看着面前近廿部車,雖然型號只得兩、三款,但每部都有不同的部件及設計,非常個人化。
忽遇驟雨 狼狽散隊
當日,大家按原定計劃,早上十一時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外集合,之後浩浩蕩蕩經沙田坳道拉龍上觀音山。抵埗泊好車後,大家便在獅子亭旁的山間小食店找個位置,齊齊吃一碗馳名的山水豆腐花,兼且交流近況及玩車心得。因為那天有好幾位新會員加入,其中一名更是新牌仔女會員,還以為氣氛會不夠熟絡,殊不知大家還未坐暖已經話題不絕,同道中人果然容易有共鳴。
接着,會長阿噹便牽頭叫大家在停場列好陣營,拍一張大合照留念,然後驅車前往第二個目的地清水灣二灘。正當大家戴好頭盔準備出發之際,忽然下起毛毛細雨,有會員立即建議不如改道去黃金海岸,也有人認為直接去原定的尾站西沙茶座較為穩陣。不過,大家未及討論出結果之際,雨勢已越落越大,當中不少車友均未有準備雨衣,所以情況非常狼狽,阿噹惟有當機立斷,腰斬是次聚會,實在非常可惜。
原定路線:
時間: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
車程:全程約四十八公里
第1站:
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集合
第2站:
往觀音山獅子亭吃豆腐花
第3站:
入清水灣二灘停車場拍大合照
第4站:
到西沙茶座食下午茶
阿噹 空間夠唔怕偷
羊款:Xciting 400i
KSC車會會長,開了廿多年車,近年才轉玩綿羊仔。問到為何轉投兩個轆的懷抱,他就說:「泊車方便又夠自由,我哋開嘅呢種『大羊』,空間又比較多,好多時返工、出街都係靠它,基本上已經很夠用。」另外,他又提到這種台灣車成本低零件平,失竊率因而較低,頗為抵玩。而他這部Xciting 400i,前後花了兩萬多元改裝,最特別是車身上的水轉印(hydrographics)均出自他手筆,市面上獨一無二。
阿占 改車才是正職
羊款:Xciting 400i
會內的活躍分子阿占,本身從事鐵器工程,但因為經常幫車友改車,被取笑這份才是正職。同樣是開Xciting 400i,但他就把馬力由三十六匹稍微提升至四十匹。車價五萬多元,光是改裝也花了同等的金錢。阿占介紹其愛驅說:「要講改咗邊度?真係多到自己都數不清,哈哈。比較特別係全車加咗很多碳纖部件,換咗Brembo鮑魚同加大碟,又裝咗OHLINS避震,仲有裝埋天使魚眼燈等等。」他自言八年多的電單車車齡中,開過不少車款,暫時最滿意這部車,所以很捨得花錢在它身上。
Emmy(左) Yoyo 女生都玩大羊
羊款:K-XCT 300i
兩位參加聚會的女會員Emmy及Yoyo,同樣選擇細一碼的K-XCT 300i。嬌滴滴的Emmy原來已開了五、六年電單車,原因是之前到台灣旅行時試過在當地開機車,一玩便愛上,所以回港後立即考牌做羊主。而Yoyo則是新車落地未到一個月的新手,由於哥哥也是車友,也覺得自動波較易控制,所以也加入了綿羊仔的行列。兩位女車主不約而同認為開綿羊仔不算很危險,只視乎自己的駕駛態度,但承認女生在體力上的確蝕底一點,「最開心係識咗一大班車友,教曉我哋好多改車、保養嘅知識。」
龍鼓灘醉美黃昏
看見車會一大班人,新春共遊車河當然開心,小情侶又或一家大細,也可遠離繁囂,到與流浮山白泥共稱香港兩大黃昏美景的龍鼓灘,遊山玩水一天。此處環境優美,兼有行山徑及燒烤場,由鬧市驅車至此盡興一天,毋須相士指點,已能自製一個羊年行大運。
想不到小小一個龍鼓灘,已可讓一家人樂而忘返玩足一天。先沿着燒烤場信步五分鐘,看見木牌指示,便可登上石級到達中華白海豚觀景台。對喜好行山的人,也可在隔鄰的龍鼓灘村中,嘗試登上皇帝巖,近距離接觸那些古怪的巨石。若然餓了,附近沒甚麼餐廳食肆,只可選擇到燒烤場醫肚,假日任燒任食,成人每位只需約一百一十元。
玩了半天,重頭戲當然是龍鼓灘上的magic moment。雖然跟白泥齊名,不過不如白泥般,因望到深圳灣的建築物而大殺風景。而且有沙灘相伴,而非白泥的泥灘,拍出來的相片更加唯美。由於位處香港西面,日落時間比其他地點長,慢慢換位拍攝亦可,故不時遇到攝影發燒友到此,擺好腳架等待黃昏最美一刻。
不見海豚依然美
在燒烤場北面不遠處的小山崗,便是中華白海豚觀景台所在。看到指示牌,只需數分鐘便登上小山崗,小朋友也應付得來。上方設有小涼亭,可以眺望遠方的沙洲及龍鼓洲小島。此處水域亦是中華白海豚的活躍區,幸運的話更可看到這香港吉祥物。由於距離太遠,有心拍攝的話,最好帶備200-400mm的鏡頭。然而,就算不見豚蹤,在山上看着一望無際的伶仃洋,仍是一件美事。
舒展筋骨 登山賞石
在拍攝靚相之餘,若想舒展一下筋骨的,可以選擇一行龍鼓灘村後方的龍門山徑。在村中多個位置也設有顯眼指示牌,只需沿着皇帝巖的方向步行,大概五至十分鐘便到達目的地山腳。由於附近的灌木叢是不少蝴蝶棲身及繁殖之地,故沿途有機會觀賞到不同品種的蝴蝶,如香港較罕見的紅鋸蛺蝶及金斑蛺蝶等。
登山後可看到不少奇石景觀,如麵包石及主角皇帝巖。皇帝巖是一尊橫架山頭的巨石,上面刻有「皇帝巖」三個大字。據傳,一二七七年南宋之末,宋帝宋端宗因逃避蒙古兵而南下到此巨石下竭息,因而得名。
實用資訊
龍鼓灘不難找,若以將軍澳蘋果日報大樓作起點,由屯門公路往屯門進發,在臨近屯門市前的蝴蝶灣路牌駛出,經黃珠路轉入龍富路,再行駛約十公里便到達龍鼓灘燒烤場。場內設有客人專用的泊車位,費用全免。
車程:約五十一公里,交通暢順時約需五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