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短缺問題嚴重,催谷劏房市場遍地開花,並由市區延伸至上水鄉郊,有村屋業主「一劏九」,將一幢村屋劏出九個劏房收租,回報率達六厘半。有地產代理表示,自從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等辣招後,劏房市場原有的職業炒家已沽貨離場,現改由一些師奶、退休人士及打工仔下海接手,令劏房有多無少。
記者:李雅雯
由丁屋改建而成的古洞坑頭村「雍翠苑」,近日有劏房出租。記者向地產代理放蛇約睇樓,其中一幢三層高的村屋共九間劏房已全數租出,但因二樓其中一間劏房下月約滿,可安排記者睇樓。現場所見,村屋每層平均劏出三間有獨立廚廁的劏房,每間劏房約二百平方呎,一廳一房,睡房可擺單人床,廳擺放小型梳化及電視機櫃後仍有走動空間,並有袖珍式浴室及開放式廚房,月租四千至五千五百元不等。雖然交通不便,但有租客稱比起上水市中心一間百餘呎劏房月租五千多,算是抵租。
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該幢一劏九的村屋,由三名姓李業主於去年四月以七百二十八萬元購入,申報同住沙田博康邨。負責代理租務的金龍地產經理陳民傑透露,姓李業主從事零售業,零八年買入一個唐樓單位劏出三間房賺了一筆,去年原打算全家搬出博康邨公屋入住雍翠苑,但眼見劏房市場蓬勃,遂將全幢村屋改做劏房出租,回報率六厘半。
陳民傑指丁屋劏房的租客有單身漢、新婚夫婦及等上公屋的退休漢,亦有日資企業租給日籍員工做宿舍。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何鉅業表示,村屋改裝劏房要留意是否違反地契,是否影響結構,渠管、防火、通風是否符合屋宇署的安全標準等。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表示,全幢村屋做劏房牟利,反映村屋業主已無需七百呎寬敞環境,政府有需要檢討收緊丁屋政策,是否仍放寬新界原居民獲丁權起三層村屋的土地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