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喂!買定離手,買定離手喇!」
這句說話,對中國人來說,耳熟能詳,既愛又恨。
是。中國人,爛賭。
愛那種博弈的刺激,運籌的痛快。
鬥雞、鬥鵪鶉、鬥畫眉、鬥鷦鷯、鬥蟋蟀,還有賽馬、跑狗,番攤、牌九、圍棋、麻雀、字花、骰寶、魚蝦蟹……甚麼都可以賭一餐。
下注間,一剎那,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命運在我手,一切決定,大爺我說了算。
然而,大量專家分析,前人講過無數,十賭九輸,是事實。
新正頭,何不開開心心。我們設計這開心魚蝦蟹,有文化資訊,有實用菜譜,也可作遊戲玩樂。不賭錢,純玩運氣,看誰今年鴻運當頭。
記者:謝翠玲、譚偉健
攝影:黃子偉、劉永發
魚蝦蟹源於南中國一帶,遠及越南皆流行,源起已不可考,為何要用魚、蝦、蟹、雞(也有用老虎取代雞的)、金錢、葫蘆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由於材料簡單,一張紙,三粒骰,一隻碗,幾個人,就可成局,一直深受歡迎。文具店現仍有魚蝦蟹賭具出售,新年常見人聚眾玩樂,不亦樂乎。小玩魚蝦蟹固然是今天跟親人友好相聚時的聯誼活動,但更大的聯誼當然是發生在飯桌上。
一年之頭禡 越早吃越好
年初二開年,豐盛的開年飯有寄望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美意。 一般人相信開年與新一年的運程,有很大關係,因此這天更要吃得好。每年的年初二我們也會從電視上看到某海味老店全體員工圍坐一起吃開年飯,菜餚放得一桌滿滿,有素有魚有肉,好意頭菜式更是特別受歡迎。經過年初一吃素日,這天胃口自然特別好,而且也有些特定習俗。如出嫁為人婦的女子今天可回娘家跟親人父母相聚,不過從前習俗是只能留家吃開年午飯而不能留下吃晚餐,為甚麼?說是怕吃窮娘家!不過這也是以前的古老習俗,現代人也百無禁忌吧。有留意開年飯大多不是晚飯而是午飯嗎?原因是年初二是一年之中的「頭禡」,加上年初一吃素,所以開年飯才算是全年的頭一餐,所以今天的開年飯便要越早越好,有搶頭禡的意思。
至於開年飯菜單,則是不拘一節,但主要都是以意頭菜為主,寓意要吃下好運。就拿最常見的燒肉,以為只是為湊夠數才加料嗎?原來是燒肉紅皮赤壯,寓意吃過便健健康康。做生意的,則必備「發財好市」(髮菜蠔豉),愛博彩者必吃「橫財就手」(橫脷豬手)。很多人家中開年飯都會見到一味「腰果炒肉丁」,又有何寓意?原來古代人重視人丁旺,所以炒丁就是要人丁常旺,若加上蝦仁和馬蹄,又可以變成「龍馬精神」呢?因為蝦仁有龍之姿,馬蹄則有馬字,是有點牽強,但意頭的東西,也不用太認真好了。
有餘哈哈笑 霸氣共團圓
至於遊戲紙裏的魚、蝦、蟹、雞,除了美味和果腹,也是別有一番的新年寄願。四樣食物中,魚的意頭不用多說,也是最熟悉的「年年有餘」,香港人開年飯吃魚喜歡選上貴價的海上鮮,但如果要說到最好意頭,其實應該要選鯉魚才對。鯉跟「利」諧音,有鯉魚便是有利也。而魚菜式上枱時,要把魚頭對着長輩才合規矩。至於開年飯的雞,如果是由媽媽、婆婆輩掌廚的,必會選全雞,意即留頭留尾的雞,原來雞跟「家」諧音,全雞便是全家團圓的意思,這些,年輕一輩大概也未必知道。開年飯另一常見菜式,還有鮮紅明艷的蝦,單看賣相已討好,也取蝦跟「哈」諧音,吃蝦便有哈哈笑的意思,歡樂年年。至於蟹嘛,肥美又飽滿充滿霸氣,而蘇州人更會把大閘蟹買回家養到新年才蒸熟款客,肥美又滿足。
火燄醉翁蝦
生猛鮮蝦除了最原汁原味的白灼,還可以用上別開生面的火燄燒做醉蝦。玫瑰露酒香味醇,用來浸蝦可引出蝦的天然鮮甜味。用火槍去把蝦燒熟這環節,可在廚房進行亦可在飯桌前表演,這做法酒精揮發較少,蝦的酒味較重。
材料:
鮮中蝦 1斤
玫瑰露酒 半支
醬汁:
生抽 2湯匙
小紅椒 2條
麻油 半湯匙
糖 1.5茶匙
做法:
1.
鮮中蝦洗淨,篩走水份,再輕抹乾。
2.
將鮮中蝦放入有蓋金屬煲內,倒入玫瑰露酒並蓋好,浸泡至少一小時。
3.
將醬汁的糖、麻油及生抽拌勻,加入切粒小紅椒成醬汁備用。
4.
將浸於蝦內之玫瑰露酒倒出,用火槍燒蝦並不停攪拌,讓蝦被火燄燃燒至轉橙色即可上碟。
小貼士:
蝦浸泡在酒中越久越易點燃和入味,若時間許可,可把蝦浸泡在玫瑰露半晝至開飯前才用火槍燒。
檸香脆皮雞
在家很難開上大鑊油炮製酒樓式炸子雞,那可以改用焗爐,一樣可烤製出香噴噴的金黃全雞。要令焗雞色水靚,便要多花時間和心機,先塗上老抽去烤出基本色水,之後再塗一次牛油液去烤雞外皮,焗好的雞皮便金黃脆身,引人食慾。
材料:
肥雞 1隻
溶牛油 1湯匙
香茅 5支
檸檬葉 4片
紅辣椒 2隻
海鹽 1.5湯匙
調味料:
紹酒 2湯匙
老抽 1湯匙
麻油 1湯匙
做法:
1.
雞洗淨抹乾身。香茅對切,檸檬葉和紅辣椒切幼絲,將三樣材料拌勻。
2.
將海鹽抹勻雞身內外,並把調味料拌好,掃勻在雞身上,剩下的倒入腹腔內抹勻。
3.
在腹腔填入拌好的香茅、檸檬葉和紅辣椒絲,用竹籤把開口串好, 包上保鮮紙, 放入雪櫃醃一晚。
4.
用錫紙包好雞, 放入已預熱至攝氏150度的焗爐焗60分鐘,拆去錫紙, 稍稍待涼。取出香茅及檸檬葉,倒出雞汁並過濾去油。
5.
把雞再次放在錫紙上,全身外皮掃上牛油,再放入預熱至攝氏250度焗爐焗約15分鐘至雞皮脆身及金黃,另把剛濾出的雞汁用大火煮至稠身作蘸雞醬汁即成。
小貼士:
填入雞腹腔的材料可以很多樣化,但切成幼絲會更易出味。但在焗到半熟時要取出,不然焗太久會溢出苦味,影響雞的味道。
黃金鹽焗魚
塗抹蛋白的原條焗魚,金黃外表上飯桌定必令等着開飯的親朋友好驚喜萬分,吃前才把烤蛋白外殼敲碎取出魚肉,這可保存魚油和魚汁,更原汁原味。 烤焗的魚可選任何鮮魚,但建議用烏頭,焗好後黃油自魚腹滲出更香。
材料:
鮮魚(留魚鱗) 1條
幼鹽 約3包(454克×3)
紅椒仔 2隻
蛋白 120克
檸檬汁 2茶匙
油 1湯匙
檸檬 半個
做法:
1.
紅椒仔對切、檸檬削皮備用。蛋白加檸檬汁稍打至半發起成軟身蛋白泡,慢慢加入鹽拌勻成蛋白鹽泡。
2.
魚去腸及鰓,洗淨抹乾身,用油抹勻,將紅椒仔和檸檬皮放入魚腹。
3.
焗盤鋪上錫紙,先在盤底放少許蛋白鹽泡,放上魚,在魚身鋪上蛋白鹽泡,以湯匙協助勾勒魚形和魚鱗狀作裝飾,放入已預熱攝氏200度的焗爐焗約15-20分鐘便可。
小貼士:
蛋白鹽泡在焗好後會變硬身,先製作魚形及魚鱗狀作裝飾,令上枱時更美觀。
酒釀蒸花蟹
雖然只是年初二,但已吃了不少煎炸糕點吧?那就吃得清淡一點,以這甜香味鮮的酒釀蒸蟹宴客吧。把蟹蒸好後原隻再排盤上碟,大方得體,是開年招待親朋好友的菜式好選擇。
材料:
紹興酒 70毫升
酒釀 70克
花蟹 2隻
薑茸 1茶匙
葱 1條
做法:
1.
紹興酒加入酒釀拌勻,再加入薑茸拌勻。
2.
將花蟹洗淨,抹乾,切件放碟上,蟹蓋朝天。
3.
把酒混合物淋上蟹身和蟹蓋,隔水大火蒸約7分鐘。葱切絲備用。
4.
將蟹排好另上一碟,在蟹面放上葱絲,把剩下的蒸蟹汁淋上身便成。
小貼士:
蒸蟹時記得把蟹蓋向天放才可以讓紹興酒和酒釀入味,亦可先醃半小時讓酒味滲入蟹肉更香才蒸。
招財金錢
魚蝦蟹遊戲中,總有金錢佔一席位,始終招財進寳也是好意頭嘛!這個方孔圓銅錢源遠流長,早在秦朝至清初貨幣還是以這形狀為大主流。而說到銅錢,作為古董般儲存,有幾位皇帝掌政時期的銅錢就特別受歡迎,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五代天子時期的銅錢合稱 「五帝銅錢」, 據說有擋煞、防小人、辟邪、旺財之功效。
銅錢不能吃,但糖環則可以,別名叫「金錢圈」的糖環,外形就如古代銅錢,寓意吉祥富貴。糖環是古時從北方傳過來的傳統小食,原本以麵粉製的,在廣東則改為以糯米粉製,現今製作糖環會用上特定的模具,昔日當然沒有餅印可用,只是把粉糰搓成長條製成環形,更會把大環套着小環,環環相扣,寓意連綿不斷,生生不息。春節時,有些地方會把糖環跟甘蔗放在一起招呼客人,有連綿不斷、節節甜蜜之意,另一個原因嘛,原來是「有借有還」(取諧音),從前生活艱難,借還是平常事,也就是要互相幫助之意。
吉祥葫蘆
魚蝦蟹遊戲中,必有葫蘆一格,而在傳統民間習俗中,也經常可看到葫蘆蹤影,不論是真葫蘆成熟後木質化,或是以錦玉和其他物料做的葫蘆,都有吉祥的意義。葫蘆在部份地區如台灣跟「福祿」諧音,加上葫蘆是蔓藤植物,有多子多孫和長久不絕的意思,更有辟邪的作用。葫蘆在傳統裏,除了做掛飾,也會用作器皿作盛水、盛酒之用。
在香港要找葫蘆酒壺不易,但跟葫蘆相近的酒樽也不是沒有選擇,像逾百年老字號永利威,一八七六年在廣州開業,一九○五年在上環落腳後便扎根香港,其跟葫蘆有點像的豬膽形酒壺更是招牌標記。永利威只賣兩種酒,五加皮和玫瑰露,粉紅酒壺的便是玫瑰露,一打開瓶蓋,玫瑰芳香撲鼻, 倒出來色澤清澈,原來是以鮮玫瑰花加上靚高粱釀製,從前是流行靚酒,大小酒家必備,現時仍保留在包裝盒上的廣告宣傳句「半邊雞.壹壺永利威」,反映出當年流行的飲食組合。不過玫瑰露始終是烈酒,如果直接喝不習慣,可以它來入饌,用它來煮雞或浸蝦,像這次示範的「火燄醉翁蝦」,便是以帶甜花香的玫瑰露來引出生猛海蝦的鮮甜,用完酒壺拿來插鮮花也可添新春喜氣。
永利威
上環永樂街124號
開心魚蝦蟹玩法
用具:三粒骰子,四面為魚、蝦、雞、蟹,上下兩面為葫蘆、金錢。一隻碗加一隻碟作搖骰用。
玩法:莊家搖骰,可橫搖或直搖。閒家下注,並無限數。盅碗揭開,舉例下注雞、搖中一隻雞者一賠一,搖中兩隻一賠二、三隻則一賠三,其餘各項也相同。若骰子傾斜或重叠,稱作翹骰,當作不算。
骰子DIY
我們特別設計了這骰子圖, 把圖樣剪出並複製兩份,在底部貼上硬卡作支撐,沿圖樣順方向即可摺出正方形骰子。
菜式示範:Bowie Yim @ Cake 1 C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