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去舊立新,中國人總是捧着「趕走啲衰氣」的心態。馬年求得一支下籤,今年又可以重新再來,一切都變成新的了。但是,馬年香港人一起經歷過喜、怒、哀、樂,我們或許能釋懷,但卻無法忘記。正如替露宿者義診的八十後李家麟醫師在揮春上寫下「隨心所願」四字,就是鼓勵大家,羊年依然毋忘初衷,做自己想做、應做的事。踏入羊年,大家都回歸其位,各自為改善社會而重新出發。又如去年在國慶酒會上開黃傘的司馬文;近年關注社會公共空間、在網上爆紅的學民女錢詩文,亦不只空談「我要真普選」,羊年揚言要提升論述技巧,不只用粗口怒插建制派。羊年的路,不會平坦,但如香港暢銷書作家Nury Vittachi說:「只要你相信能做到,就已成功一半了。」去年經歷的,都讓香港人成長許多。這些事,我們不會忘記,卻應帶着一份盼望,去迎接新的一年。
記者:陳芷慧
攝影:林栢鈞
“Better Streets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司馬文 Paul Zimmerman
荷蘭裔香港人,南區區議員,二○○○年成立非牟利組織「Designing Hong Kong」,關注香港城市規劃,爭取可持續發展。
「當香港人提起公共空間,就會想到公園。然而,我們卻不會常到公園,反之每天都會經過大街小巷,所以改善城市得從街道着手。我希望這個地方,街道上有更多空間讓人坐下,互相認識。當你留意這個城市,除了東薈城和愉景灣外,香港根本缺乏讓人休憩的公共空間。過往Designing Hong Kong試過坐輪椅遊走馬鞍山,為傷健人士爭取道路設施。今年,我們會在城市裏不同角落擺放膠凳,希望製造一個可以令人放鬆、互相交流的公共空間。」
“Kung Hei Fat Choi” 盛智文 Allan Zeman
猶太裔香港人,曾任香港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有「蘭桂坊之父」之稱。
「羊年我唯一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每個香港人都幸福,大家能夠攜手共進。中國人有謂和氣生財,我盼望大家都為香港出一分力,有一個豐收的羊年。」
“Believe you can do it, and you've halfway done it!” Nury Vittachi
來自斯里蘭卡,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傳理系講師,亦是香港𣈱銷書作家,回歸前在《南華早報》著名的搞笑專欄撰稿,揭露中港政府種種荒誕怪現象。
「越艱巨的事情,我就越強迫自己面對。過往我創作無數偵查小說,但今年有一個大突破,就是寫作真實的罪案小說,與很多偵探合作。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就想起這句說話,亦以此勉勵港人。生活上有無數似乎難以實現的事情,如民主,但只要你相信你能做到,就已經踏前一大步了。」
“Everything you want is on the other side of fear” Peter Yuill
來自加拿大的塗鴉藝術家,現居香港,並以「城市探險者」自居,對街道和工廠有種情意結,亦創作不少香港街頭藝術作品。
「我很愛香港,這個全球最美麗的城市,在視覺上給我很大的靈感。雖然如此,香港人給我的印象是,過於循規蹈矩,害怕很多事情,尤其面子。但我卻認為,儘管別人阻撓,你都要無懼。正如我一樣,人人都說我太反叛,我甚至在火車頂上踏單車,但我就只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亦令我創作上尋找到自己的風格。所以,惟有這樣,才能引領你走一條正確的路。」
「遍地開花」 慧惠
插畫家,佔領期間辭去長工,在佔領場地寫生記錄,並舉辦個人展覽「雨傘日記」。
「遍地開花,就是希望香港人能夠自由地發表己見,互相交流,人和事都遍地開花。當然,我也希望我的畫能夠遍地開花啦。去年辭去長工,留守佔領區,既重拾對畫畫的興趣,亦結交很多圈外的朋友,感觸良多。我希望今年找到一份準時收工的工作,公餘時間能發揮自己的興趣。」
「大好青春要盡耗」 錢詩文
學民思潮成員,最近於香港政制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以爆粗論說怒插建制派,為人所傳頌。
「大好青春要盡耗」這句歌詞來自一首我很喜歡的歌曲《青春頌》,提醒自己要燃燒青春,亦藉此勉勵大家活在當下,不讓社會規範自己。歌中亦有另一句深刻的歌詞,就是『既是有力挺起胸膛,即管好好作反』。作反,我理解是,你未正式踏入社會,毋須要將社會標準放在自己身上,跟從大人的規矩,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才是青春無悔。今年,我最大的目標是提升論說技巧!」
「不斷寬恕 不斷給予 放下自我」 鄧家怡
八十後,發起全球最大的孩童創意活動Design for Change,已超過四十個國家參與,致力幫助有需要兒童;開設Go Inside 咖啡館,引入待用食物的概念,又鼓勵年輕人追夢。她於二○一四年獲得青年服務大獎。
「今年和很多小朋友做了很多創意改變的行動,小小的社企餐廳也開了第一家分店!感恩出世以來毋須擔心冇屋住和冇書讀,造就我可以改變自己,試吓追求更好的香港。很多社會問題看似很難改變,但香港社會不再需要大英雄,只需要我們每個小市民,一起帶着同理心負起責任,帶着問題去社會感受更多,行動更多。 」
「隨心所願」 李家麟
八十後中醫師,開設「遠志中醫」,意謂遠大志向,為香港服務,自資為露宿者義診。
「香港人都想要一個好社會,好生活,如追求自由、公義,或者只要三餐溫飽。當我們見到不公義的事情會難過,但是我們有沒有付諸行動,令自己不難過?我們有沒有面對自己的心?隨心所欲,我不是祝願大家心想事成,而是一鼓勵,跟隨自己心意,不要讓社會規範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李醫師語罷,拆開一封信,又說:「我在門外張貼爭取真普選的標語,終於收到投訴信了,看來又要拍照放上facebook了。」
「年年難過年年過」 劉智聰
攝影師,從事廢墟攝影多年,曾出版相集《對望》、《最終風景》;他亦是舊課本收藏家。
「香港是一個不斷挑戰我們回憶的地方。在香港,年年都難過,但都捱過去了。香港人,加油啊!」
「啲七六八九,幸福樂無憂」 青永屍
facebook「墳場新聞」版主,中文系畢業,閒時愛寫作古詩。
「《古詩一首賀乙未新歲》
啲打聲響奏新聲,
七鍵按徹樂昇平;
六街三市齊富貴,
八方阡陌共華榮;
九九無盡天恩至;
最喜戶戶享安寧;
吉星高照香港地,
利時重見黃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