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恭喜發財!祝各位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諸事稱心,吉祥如意!
過年少不得吃年糕,前些天菲傭煎蘿蔔糕的時候問,為什麼每當過年,就有許多朋友送糕。我告訴她在中文裏「糕」「高」同音,那就有高陞、向上的意頭,新年伊始,吃喝玩樂都要湊好意頭,圖吉利。她聽了似懂非懂,蘿蔔糕吃得很歡。
中國人過年,各地的年糕都不同,比如上海人過年吃的年糕,是磨米作粉,蒸的鬆糕。鬆糕裏面有豆沙餡,一層層中還有不同的果仁,很厚很大,口感略粗,糕質鬆散,跟廣東年糕的細密不同。如果是細密的年糕,當數蘇州人的豬油年糕,年糕做成很多色,有玫瑰味,有桂花味,混以豬油,煎來吃,軟糯細膩甜蜜,嚼在嘴裏,幾乎包含了所有不思上進的幸福意思。
我第一次吃蘿蔔糕也在上海。上海人本來是不知道蘿蔔糕為何物的,但我家二舅媽家是廣東人,生活在上海的老廣東都很守傳統,所以她的家,過年會自製蘿蔔糕。本來上海人的年糕概念就是「甜」,但蘿蔔糕打破了這個框框,給我嚐到了鹹味的年糕,雖然二舅媽做的蘿蔔糕裏只有些蝦米,臘味欠奉,但也口味一新,印象深刻,以至到今天,年糕之中我還是最喜歡蘿蔔糕,尤其是料足餡靚的蘿蔔糕,或煎或炒,可當飯吃。
吃年糕的時候,中國人過節離不開吃,過年的食品除味道就是意頭,有時食物不怎麼樣但意頭好,也一樣有人吃,可見中國人將念想都寄托在食物裏頭,一塊年糕吃在嘴裏,未必會想步步高陞,卻牽出許多思緒來,最容易的聯想都在嘴巴裏,真是個「食為天」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