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有無干預港大副校長遴選工作?他回應:「我無用電話干預港大遴選工作」。
這兒有三個地方可以鑽空子。
「無用電話干預」,他可能無用電話的「通話功能」干預,但可能用了WhatsApp、SMS甚至可能用了Line去干預。
「梁:HiHi,你有無時間啊?可唔可以幫我買張點數咭啊?我玩緊副校長遴選遊戲啊……」
第二個空子,當然便是「干預」。我相信王征從來不認為自己「干預」亞視的運作,中央也不覺得自己「干預」特區施政;保皇黨也不會認為自己是「最無恥」。連齊昕新戲的導演也如此演繹「床上戲」定義:齊昕喺床上食朱古力……
每個人的道德標尺都不同,所以CY或許真心認為自己不算「干預」,最多是「建議」、「優化」、「微調」、「改正」、「插手」……
如果有校務委員會因而感到有壓力,與人無尤。
第三個空子,便是「干預遴選工作」。
「遴選」等於大局未定,但另一說則指,遴選工作早已完成,已屬意陳文敏,但CY及其親信卻試圖推翻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CY便大條道理「沒有干預遴選副校長工作」,因為他干預的已經是遴選後的結果,他干預的是「港大選擇陳文敏做副校長」。
梁振英樂此不疲用語言偽術玩弄市民,但我們已經不想再扮演金田一拆解謎團,政治不是法庭,並不是咬文嚼字便能過關。
2000年,港大民調風波,港大獨立調查委員會結論:「路祥安是一個不好和不誠實(untruthful)的證人……他沒有說出自己與校長會面時所發生的事實,他只說出部分真相,盡量避免讓人聯想到他曾批評鍾庭耀的工作。」同一番評語,放在CY身上,竟然出奇的脗合。但當日不誠實的是特首高級私人助理,今天卻是特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