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立體粵語配音版,對於捍衞粵語的時候,我不介意唔再扮嘢,去看英文版。因為我覺得粵語版已令我覺得怎麼這部賀歲動畫這麼普通,看英文版我怕會更花精神。
眼睛看着這部電影,腦袋忽然想,原來我們覺得多啦A夢親切,明明是日本的動畫,卻成為大多數香港人的人生部份。當然同是亞洲樣貌也重要,但由一群指定的配音演員在多年都飾演同一角色時,你會有很大感覺他是自己人,是一種文化上的國族認同。
企鵝動畫當然已經是第N部。荷李活在處理角色,有時是人,大部份是各種禽鳥,都採取非常擬人化的方法,目的是將一些得意的動物更活靈活現在我們眼前。《荒失失企鵝》這個名字非常空洞,事實上我們絕對看不到片中的幾位企鵝有甚麼荒失失的行為,仍然是那末的認叻,仍是那末天真搞笑,可惜原來戲名也暗示一點東西:便是這部片炒雜碎,也並沒有甚麼巨大的場面,甚麼新意。它仍然好看,在農曆新年跟小朋友看仍然是好的選擇,對於成年人,大概會像我一般:哦!就這樣看完了一部企鵝動畫片了?
大家一定忘記了水都威尼斯除了是遊客必到之外,還是間諜必到。本片有些場景以威尼斯作背景,加上甚為乾淨而又白得徹底的企鵝,有份奇怪的高貴感。不是小子闖天下的橋段,而他們實際上原來是對付那個想毀滅地球的惡魔。一部甚麼都有一點的驚險動作片。問題是你不會覺得主角們會有任何危險。單看一場他們打開機門,被吸到天空的一幕,整個過程的時間被延長,容許各企鵝主角在一邊下墮一邊還說過不停,觀眾便不會覺得這群企鵝原來是身陷險境的。
另一樣問題是幾個企鵝主角的性格都不鮮明,扮演的都是同一個小丑角色,同樣自以為了不起,同樣沒腦袋,於是你們等於看到沒有性格的四儍在不斷地製造笑料。導演到底是想拍一部旅遊式的間諜動作電影嗎?總之不像是一部冒險喜劇。
戴上眼鏡看到的立體製作,坦白說仍是洋人更細膩更逼真,多啦A夢還未到那個水準。我離場時在想怎樣寫這部沒新意的動畫電影,結論還是只有一個:這都是我們成年人的觀點,小孩子們不會計較,就像本片的主角那般天真,陪伴他們看這部片吧。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