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空氣示愛;這題目很浪漫是不是?
實情相反!
「鄧某,不明白你為何cut了我WhatsApp?撒嬌而已,你也太恨,教我默默在泣,不斷流淚,你要傷我到何時?我是多麼希望收到你的花;是的,你要寄花,我地址……,電話號碼……不要太夜上我家,這地段很靜,你夜歸我會擔心,不過我會煲湯等你……」
這位、還有那、那、那好幾位,禁止WhatsApp留言,轉向SMS,又禁止,轉向微信或Facebook Message;奪命追魂,利用新世代社交網絡誓將一個本來只知道名字、面孔,可能有過一面之緣者窮追猛打,不單止示愛,在她們世界及朋友圈裏,你是個有血有肉硬生生存在的人;不明所以對方親友信以為真,某天行山,經過大浪西灣燒烤人群,有人跑上來,送上啤酒:你女人在家中安胎,不陪你山遊?
我什麼女人?安什麼胎?懷有我的胎?
不久某女人放風:小產了,鄧某負心。
慘!
有些的確認識,有些名字似乎丁點印象,可能朋友之朋友,交換過名片。
商務社交,收到、發出名片之多,難計,如何禁止,斬腳趾避沙蟲?
家財億萬貫,唔使做,為她們隱世避靜?
某女士老同學找上門:為免刺激病人,閣下可否停止所有報章專欄、電台節目……
替她填充:將店子收檔關門,放棄本行,遠走他鄉?Happy?
她老同學癲,她一起癲!
一直以來,少說也已二十載,除非對方現身行動、盡量沈默面向電子網絡示愛一應信息,隨她們空氣示愛之便;某人因此投訴:「鄧某,你知唔知道同空氣講嘢,冇反應,係好難受?」
呢位癲婆可知道,本來事不關己,卻長年累月不斷被陌生人,就是透過網絡空間騷擾更加難受。(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