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香港做新聞有甚麼分別?
台灣,開編輯會議選頭版頭條時,通常面對的困難是:「咦!九單都咁勁,選哪一單比較好?」
香港是:「嘩!單單都咁奀,點揀得落手呀?」
回台灣才幾天,便遇上四十三人死亡的空難,及六囚犯脅持獄長最後吞槍自盡兩單大新聞。
首先,空難新聞是一架復興航空公司的小型客機,由台北市松山機場起飛不久失控墜落基隆河。
飛機是避過一幢高樓,然後墜落河面。機上五十八人,四十三死,十五人獲救。
於是媒體(包括台灣《蘋果》)一窩蜂的追捧機師為大英雄。因為他避開了大厦,否則飛機猛撞大廈,機上不可能仍有人生還,而且大廈裏亦可能有人傷亡。
前輩都有教落,災難新聞最好能找到英雄。但諗深一層,其實這位機師有多英雄?開飛機揸船駕車,看到前面是大廈大山一隻牛或者一條鯨魚,第一反應不就是猛扭軚盤避開,駛去無障礙物的空曠地方?
是的,機師的自然反應確實是救了十五人,而且他亦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新聞界濫情一下,情有可原。但看了一下外國媒體,卻找不到用英雄來形容這位機師。只有一個媒體這樣說:「這位機師被當地媒體形容為英雄」,無言。
黑盒子找到了,空難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飛機機件及天氣都沒有問題,是操作有問題。」誰在操作飛機?當局沒有說明。為甚麼?心照啦!死者為大,而且他是台灣英雄呀!
題外話,飛機機翼先擦撞一部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之的士。網絡上的流言,司機打電話報警:「我的計程車剛剛被飛機撞了!」警察以為是來亂的,於是回答:「呿!我們警察局剛剛還被航空母艦撞呢?」
至於六名囚犯脅持監獄長企圖逃獄,最後不成功而吞槍自盡的新聞,台灣《蘋果》真的着着領先,因為囚犯在脅持人質後,是打電話給《蘋果》爆料熱線,要求轉達他們訴求。有人問:「為甚麼囚犯會想到打給《蘋果》?」
實不相瞞,台灣《壹週刊》及《蘋果》十幾年來,已建立了她們天不怕地不怕的江湖地位。人們知道有甚麼貪贓枉法,有甚麼看不過眼,有甚麼冤情,有甚麼頭暈身熱,都會第一時間打我們的廿四小時熱線。這類爆料電話電郵,一日可以多達二、三百通。以前,只有《蘋果》有這類熱線,現在台灣每一個電視台及報紙雜誌都有。
後記
有十七年歷史的台灣《TVBS周刊》最近宣佈停刊,唇亡齒寒,不勝欷歔,無言以對。
葉一堅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