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3D動畫 解說敦煌故事

大專生3D動畫 解說敦煌故事

【本報訊】敦煌壁畫抽象地記載了不少寓言故事,其中第二百五十七窟的《九色鹿》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創意媒體高級文憑學生,以五分鐘動畫重新演繹,令公眾更容易理解及欣賞敦煌美學。用3D動畫演繹只是短短的五分鐘,就花了設計團隊一年時間研究及創作,主角九色鹿造型有二十個,創作盡量貼近原著。
香港文化博物館「敦煌──說不完的故事」展覽,由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三月十六日展出。其中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創意媒體高級文憑學生,負責把部份壁畫用3D動畫技術「活化」。

動畫版九色鹿令觀眾更易明白壁畫內容。政府新聞網

重現遇溺場景難度高

有份設計《九色鹿》的馮家敏指,九色鹿故事在壁畫上由左右兩邊同時開始,結局放在中間,和現代人的閱讀方式不同,看完也茫無頭緒,而改為動畫後更易理解。
故事講述會說話的九色鹿,救起一名遇溺者,而遇溺者竟出賣九色鹿,透露九色鹿的行蹤,後來遇溺者長毒瘡受報應。這動畫中,馮家敏負責製作河流,重現遇溺場景,而遇溺的動作和流水如何變得栩栩如生,難度甚高。
另一設計學生陳嘉榮指,今次最難的挑戰是如何把九色鹿畫成如壁畫上的神氣,他們設計約二十個版本,包括美式如迪士尼電影的《小鹿斑比》,又試過日式設計。內地生李國良指,壁畫和現實中的動物結構不同,他們研究真實九色鹿和馬的關節動作,發現壁畫的九色鹿和馬兒,四肢都比真實的多了一個關節。
■記者彭美芳

馮家敏、陳家榮、李國良及王文浩(左起),花一年時間設計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