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作風一向保守的上海商業銀行今年搶灘電子支付市場,農曆新年後將推出淘寶支付,手續費1%是全行最低,行政總裁兼常務董事郭錫志稱,該行「五年計劃」中以電子支付渠道為一大發展策略,助每年盈利達雙位數增長,「以前我哋比較內斂,但old school(舊派)都要有改變,我哋想做一間small but beautiful的銀行」。
記者:周家誠
近年上商一改保守作風,零售產品設計被業內人士稱為「十分進取」,例如認購iBond或國債等大削服務費,最突破性屬將個人貸款,包括私貸及稅貸息率去年全線壓至低於2%水平,狙擊行業龍頭華僑永亨信用財務,上商產品拓展處主管陳志偉坦言「數一早已跑足」,目前集中其他業務。
上周該行推出「自由調節交易上限」的手機錢包,以及農曆新年後全行首推以銀行戶口直接扣數淘寶支付方法,屬該行在非利息業務上開源產品,郭錫志透露,現時資本成本(capital cost)越來越昂貴,本地銀行的淨息差料長期偏窄,銀行為求保持競爭力,要力谷手續費收入增長。
盼助盈利年增雙位數
上商多年來一直維持高資本水平,普通股權核心一級資本比率(CET1)截至去年六月底達18.95%,郭錫志指反映該行在運用資本時較審慎,並非如其他銀行以較高槓桿帶來更快的回報,惟在力推非利息收入業務下,該行今年起啟動的「五年計劃」亦設進取的盈利目標,他說:「肯定要每年雙位數增長去做啦,到五年之後做到幾多就賣個關子先」。
每年盈利達到雙位數增長,郭錫志指出有兩大項將致力發展,當中電子銀行(e-banking)將是一大趨勢,如銅鑼灣分行早前豪花五百萬元重新裝潢,設立大型電子互動資訊屏幕,惟他表示不是逾40間分行都有這種設置,「銅鑼灣有較多人流適合電子化佈置,但上水分行顧客可能仍喜歡舊式設計」。
計劃增聘逾百員工
郭錫志直言,經營成本屬銀行一個問題,現時客人落銀行的頻率低,銀行用分行競爭年代已過,「如果你推好多銀行優惠,但地舖成本又升,咁就唔係好成正比,所以e-channel提供到方便,梗係用電子」。上商剛於中環南源商業大廈承租三層作零售及企業銀行,郭錫志形容該地段難得,而且亦配合未來零售銀行及企業銀行「一站式管理」目標,該行未來五年將會增聘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