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腺發炎(一)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腺發炎(一) - 張淑儀

最近有位新任媽媽,餵哺母乳期間,發現左邊乳頭紅腫,婦產科醫生開了抗生素給她,仍未見好轉,於是轉來看我。我用超聲波看到乳房明顯有膿皰,結果抽了一整筒膿水,希望繼續用抗生素,將病情控制住。可惜一個星期後,情況沒有改善,反而乳頭谷到像會隨時爆開。別無選擇,惟有開刀放膿。
結果開刀放了七十立方厘米的膿水,可以想像乳頭谷到甚麼樣子。為了日後痊癒時,傷口盡量美觀,我把刀口放在乳暈邊緣,雖然只有三厘米左右,亦足夠方便每日清洗。剛開刀時,膿皰的空間可載三十CC(立方厘米)鹽水,每日清洗是將殘餘腐肉清除,防止新生組織的破壞。
慢慢空間縮小,經過接近兩個月的清洗,空間不斷收縮,現在剩水量只餘兩CC,算是很大進步。預計再多幾個星期,傷口會收縮至表皮,便會癒合,因手術時已向她解釋過,所以她亦有心理準備,耐心等待埋口。
另外一位媽媽,來看我時剛哺乳六星期左右。只見她乳房外上側,有三厘米呈紅色、兼且痛的腫塊。原來她早前見過家庭醫生,開了抗生素治療,兩日未見有好轉,再見外科醫生,就叫她做手術放膿。還幸她說要考慮,於是家庭醫生安排她做超聲波檢查,結果只看到發炎,看不到有膿皰。
她再來我處,尋求專業意見。再做超聲波,證實她沒有膿皰,叫她安心繼續吃抗生素。結果一星期後,紅腫熱痛都消退了。她自己害怕情況轉壞,所以選擇回奶。
我們鼓勵新媽媽哺乳,因對嬰兒較健康,媽媽與嬰兒的親密關係都非常重要。而哺乳超過六個月,亦對媽媽減低日後乳癌風險有幫助。可是一旦乳腺或乳頭出現發炎,各方對堅持哺乳都大受打擊。以媽媽來說,確實不容易捱過,發炎要顧慮使用的藥物,不影響奶汁的安全;若要開刀放膿、奶汁分泌可以影響傷口埋口進度。若要媽媽停止餵奶,亦打擊了哺乳的原意。上述兩位媽媽同遇上發炎,但結局不同。前者仍然能堅持泵奶,哺乳可以持續;另一位則選擇斷奶,讓路給乳腺炎治療,確是各有前因莫強求。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