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指,劉翔之商業價值僅剩下高峯時的約一成。
運動員身處的戰場特別殘酷,場內場外亦然。場內競爭激烈不在話下,場外成功與否更非優勝劣敗、「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算術。好,算你成功了,但渾身是勁的運動員於時間巨輪前卻顯得格外無力,職業生命遠短於其他工作,能如米高佐敦般退役十數載後影響力猶在的,又有幾人?
回想十一年前,劉翔於雅典用雙腳寫下歷史,成中國奧運男子田徑金牌第一人。那短短十三秒不到,令他一夜間當上華人世界的英雄;「誰說黃種人不能跑在黑人前面」的豪情壯語言猶在耳;不消一會竟連世界紀錄亦一舉打破,還有世界冠軍、勞倫斯最佳新人……獎項手到拿來,風頭一時無兩。當年出外採訪大型運動會,每想到要訪問劉翔就感頭痛,因定必要與近百中外傳媒「肉搏」,情況與打仗無異。
北京奧運時在鳥巢一幕震驚世界,但其後那三數年間的他好像復甦了,倫敦奧運前夕更屢創佳績;當全世界期待「劉翔返嚟喇」之際,他卻在倫敦碗內再一次跌倒。之後,「小丑」、「造假」、「騙子」之聲不絕於耳;玻璃鞋的魔法結束,皇宮的大鐘時針走過了十二時,翔飛人由英雄偶像變成聲討對象。
最後一次見他,是在倫敦的威靈頓醫院門外。那時我與香港另一傳媒機構的記者,跟他做了完成手術後的第一個訪問。他的神情依舊輕鬆,但與我們對答如流,也有一份掩不住的落寞。那一條我早準備好的問題:「有評論認為你只是裝受傷,你有甚麼回應?」還沒機會問,他的車子已絕塵而去。
是真是假,大概永遠是個謎,雖然我仍主觀地希望一切都不過是巧合得過份的事實……不過,不重要了。人大了,你會懂得把記憶去蕪存菁;想想他多年來創下的佳績、為黃種人爭的氣,還有那條被十三億人的期望壓至傷痕纍纍的腿,你會為他終能擁有一點清靜而高興。雖然他還沒有宣佈退役,但舊患加上年齡,要東山再起相信機會甚微;少亮相令廣告身價下跌無可厚非,只是這樣一個英雄,應該更體面的退下來。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