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周一爆出涉嫌協助客戶逃稅的滙豐控股,事隔五日,於昨日才有集團高層正式就事件回應。滙控行政總裁歐智華於一內部通訊文件中承認,被指涉及事件的滙豐瑞士私人銀行,未能達至可接受的合規操守標準,惟強調集團經已撥亂反正。另外,有聲音指需為事件負責的滙控前主席葛霖,昨辭任英游說組織主席職位。
記者:周燕芬
據彭博及路透社引述一份由歐智華向員工發出的內部通告指,英國國會已要求他就涉嫌協助客戶逃稅事件提供資料,而滙控主席范智廉亦會在本月二十五日,親身到國會交代事件。在涉嫌協助客戶逃稅事件上,他承認該行內部監控,有時無法達至操守要求和社會期望,但絕對無意與想逃稅或涉及金融犯罪的客戶來往。
葛霖辭任游說組織主席
歐智華於給予員工的通告中亦指出,傳媒只聚焦於歷史事件,令外界忽略銀行撥亂反正的努力,包括增聘合規部門的職員;被傳媒報道的一百四十名客戶,其中逾一百名已被滙豐取消了,整體而言則削減了約70%私人銀行戶口。報道指,早於二○○八年,滙控瑞士私人銀行已進行檢討,加強內部監控,至今聘用合規部員工達七千名,較二○一一年上升一倍。滙控倫敦發言人已確認相關文件屬實。
另外,路透社昨晚報道,受逃稅風暴牽連,滙控前主席葛霖辭任一英國金融服務游說組織TheCityUK顧問委員會主席職務。懷疑逃稅事件發生於二○○五至二○○七年,涉及一千二百億美元資產,當年滙控話事人正正就是葛霖。英國國會下議院財政委員會一名委員早前曾表示,本月傳召滙控主席范智廉作供後,如需要進一步釐清狀況,會考慮傳召滙控前主席葛霖,葛霖一直未有回應事件。
多國查瑞士私銀涉逃稅
事源於本月九日,一份機密銀行檔案披露,顯示瑞士滙豐涉嫌協助富有客戶避稅和隱藏財富,涉及金額達一千二百億美元。日內瓦滙豐一名電腦專家二○○七年盜取的檔案被曝光,當中包括十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資料。分析過檔案的美國華盛頓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指出,滙豐涉嫌為國際罪犯、貪污商人、政客和名人提供戶口,而資料亦顯示,滙豐做「軍火商、血鑽走私客」等客戶的生意獲利。
檔案顯示的客戶,有英國、俄羅斯、印度及非洲國家的現任和前政客,有被美國制裁的名字,如一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關的人。
調查報告面世後,觸發丹麥、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美國、阿根廷、瑞士及英國最少八個國家發難,圍攻滙控,並對其瑞士私人銀行涉逃稅一事窮追猛打。比利時當局並計劃向該瑞士私人銀行前主管發出拘捕令。里昂初步估計罰款不多於一百五十六億港元。
報告重點提到當中六十三個戶口,包括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霍兆剛、前總理李鵬女兒李小琳、中非共和國鑽石商人阿祖米、軍火商吳拉姆.阿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