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歲印度男生Manoj和他十九歲女友Kavita,因同當售貨員,朝夕相對互生情愫,由同事發展成為情侶,相戀三年半。原本平凡不過的愛情故事,卻因場景設於階級分明的印度,變得不一樣。女友的「賤民」身份,令尋常相愛變調成生離死別的愛情革命,被迫逃亡千里。在這個文明古國,類似的愛情悲劇不計其數,造就專供私奔男女的避難所應運而生。越難越愛,映照荒謬制度,驚心動魄。
單單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由救助組織「愛情突擊隊」(Love Commando)開設、專供私奔男女暫避的避難所,就有八個。穿過荒僻工廠區,拐幾個彎進入小巷,一幢沒有門號的灰色舊廈,就在眼前。這是亡命小情侶Manoj和新婚太太匿藏的單位。除了小倆口子,還住了另外兩對落難情侶,他們都是為了真愛,不惜與家人斷絕關係的有情人。
暫享甜蜜婚姻生活
「入住前都先要放下手機,嚴禁對外聯絡,怕地點曝光」。與新婚太太住進避難所的Manoj解釋。小倆口在這裏已住了十七天,「家人已報警,為保安全,不會外出」,窩在小房間內,定時定候有人送來飯餸,談談心、看看電視又一天,日子倒不算難過。畢竟,暫住的甜蜜新婚生活,難能可貴。「避多一陣,希望可以真正組織家庭」。緊握的雙手久久未肯分開。
亡命私奔,只因新婚太太Kavita卑微的出身。「她來自較低等的種姓Jaat,這個等級的女子,在印度,一般只能當富人的家僕,睡覺也要安排在偏房,不能與僱主同一屋簷下」。為打破當僕人的宿命,小妮子找到售貨員工作,也找到真心相愛的人。可惜,在這個國度,自由戀愛、人人生而平等,是遙不可及的夢。
家境貧困,一弟一妹年紀尚小,半年前,父母決定把身為長女的她賣予一名老翁。正值花樣年華的十九歲少女,在印度的售價為二萬九千元印度盧比(約三千六百港元)。眼見女友被賣,出身富裕的Manoj提出迎娶要求,但家人不願家族種姓被出身寒微的媳婦玷污,斷然拒絕。「既然容不下,只好出走」。上月廿四日,他倆在朋友家中舉行簡單婚禮,在沒有父母見證下,作出一生承諾。
只是,踏進新階段,也是逃亡的開始。
為保聲譽手刃親女
類似的愛情故事,在印度不計其數,造就專供私奔男女的避難所應運而生,由前記者薩奇德夫(Sanjoy Sachdev)創立的「愛情突擊隊」,是其中之一。於二○一○年成立,全國共有三百個住宿點,並提供法律支援。「部份戀人遭對方家人殺害,有些是父母不堪家族名聲受損而自殺,更多是放棄愛情含恨一生」。眼見種姓制度剝奪戀愛自由,他決意開設避難所,至今已為逾五百對情侶提供暫住居所,逗留最久的長達十四個月。
事實上,印度的種姓制度,從公元前六百年已開始實施。按出身和職業,把人分成四個等級,「賤民」最低等。一九四七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宣佈獨立,種姓制度正式廢除,但即使喪失法律效力,階級觀念卻植根在部份印度人心中。有當地人就指,不少父母基於宗教、種族及社會地位,禁止兒女越級交往,常見手法是軟禁家中,更甚者會以保全家族聲譽手刃親女,成為文明社會下荒謬的愛情悲劇。
攝影:林亦非 撰文: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