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大愛「盤菜兜」 - 陳曉蕾

綠是彩色:大愛「盤菜兜」 - 陳曉蕾

Celia每年家裏團年都會吃兩個盤菜,剩下那兩個「盤菜兜」,家人眼望望,終於開口:「去年那兩個都沒用,今年別再留了吧?」「難道才吃了一次就丟掉?」Celia不忍。

於是她一個人帶着盤子,直接走進出售的連鎖快餐店廚房,問明盤菜是每間分店煮的,不是中央做好運過來,就請廚房阿姐收下重用。阿姐笑笑口收了。第二天Celia再去那快餐店,這次沒走到廚房就被經理截停。「我想攞番昨日的『兜』。」Celia想確定那些盤子沒有被丟掉。「有有有,畀你吓~」阿姐很有禮貌地答,可是拿出來都是新的。「我要昨日那些呀!」Celia連忙說,阿姐笑笑口:「新的更好啦!」
「跟住連人帶『兜』送我出門口……行動就此失敗了-_-#」Celia沮喪地寫在臉書,這是去年的事。當時有網友反問:「重用會否增加經營成本?清潔及衞生方面又會怎樣?用完即棄會不會比較合適?」
「即棄!!!你講緊咩呀!!!你冇飲過樽裝維他奶咩?見過回樽未呀?成幾百蚊至成千銀個盤菜你幫佢諗佢會唔會賺少左$??賺盡唔考慮社會責任!?邊個洗咗你腦呀@@"」簡直是火上加油,Celia大大地生氣。盤菜賣到年十五,一次春節用的盤子已經以萬計,加上冬至、中秋,數量相當可觀。
Celia和朋友發起網上問卷調查,一百零九人回答,這些人估計都是相對注重環保,絕大多數都說快餐店若收回重用,願意無償拿回去,只有四個人說不願意──三個很坦白地說不想清洗,一個說價錢應該包括那盤子,要留下自用。
Celia把收集到的意見電郵給那快餐店,反應如石沉大海。
今年春節,她又會看見家裏再有兩個盤子。她在網上重提去年的事,這次不少網友想要:狗場用來做餵食盤、農場用來洗菜、混砂土、畫室也能用來洗畫具,「那我們一方面要求快餐店回收重用,另一方面可以收集送給有需要的朋友。」Celia堅持快餐店有責任,就算不重用,也可作為收集點,轉送給有需要的團體。她並且在策劃一些行動,針對快餐店。推廣環境教育的「自然脈絡」看見Celia的留言,馬上發起「善用盤菜兜」行動──最好是洗乾淨留在家裏用;次之交給有需要的朋友,像街坊小店、有機農友;不知道可給誰的,通通可以送給自然脈絡在上水雞嶺的教育農場。這裏舉辦大量學生活動,盤子可以用來載食物、洗東西,可以接收幾百個,歡迎大家透過臉書交收。年初三,自然脈絡會用柴火煮糖水,等着大家用盤子裝着素食的賀年食物來團拜。
這「盤菜兜」回收行動,會否成為香港另一個「傳統」?綠領行動的「回收利是封」越來越有規模,去年收集到二百二十萬個利是封,經過香港心理衞生會學員篩選、分類後整理出一百四十六萬個「新生利是封」,已在全港派發,今年在三月十一日前都可回收。
環保協進會的鳳園蝴蝶保育區已連續第五年回收年桔,過去收到超過三千棵,除了種在保育區為蝴蝶提供花蜜,還會轉送給學校、有機農場等,去年受惠的機構多達七十間。還有,香港環境保護協會的桃花回收行動,每年跟上千間政府和商業機構合作,收到超過一百一十噸木材做有機肥,市民也可直接送去在天水圍的回收站。
再大的理想也是由一小步開始,但願新年更惜福。

Profile:陳曉蕾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