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計劃原址重置逾五十年歷史的沙田濾水廠南廠,並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十六億六千萬元撥款開展前期工程。重建期間南廠須停產,倚賴擴建後的大埔濾水廠維持供水;但若南廠在二○二三年仍未完成重建,由沙田和大埔兩廠聯合供水的地區或未能獲足夠供水。
沙田濾水廠是全港最大濾水廠,供應九龍、港島中西區及新界部份地區共二百五十萬人食水。濾水廠分南北兩廠,南廠一九六四年啟用,部份過濾設施老化令濾水量下降,須重建以滿足新房屋發展帶來的增加用水需求。
遷入岩洞機會微
重建後的南廠將引入新過濾技術,利用臭氧及紫外線過濾及消毒;每日濾水量亦由現時三十六萬立方米增至五十五萬立方米。今次申請撥款的前期工程包括增建後勤中心、水力發電設施、地盤平整等,政府建議前期工程在今年八月展開,以配合可於二○一七年展開重建,目標二○二三年建成。
由於南廠在原址重置,重建時必須停止運作。發展局指大埔濾水廠正進行擴建,料二○一七至一八年完成,屆時每日濾水量可大增一倍至八十萬立方米,覆蓋原本由沙田廠供水的九龍中、九龍西及港島中西區。局方預計即使南廠停產,大埔新增的濾水量仍可在二○二三年前滿足沙田及大埔聯合供水地區的需求;但若南廠在二○二三年仍未完成重建,這些地區就或未能獲足夠供水。局方指若僅延誤數月「問題不大」;若延誤是以年計,則須考慮從其他濾水廠抽調水源,局方稱會密切留意情況,制訂應急措施。
對於政府曾經研究將沙田濾水廠遷入岩洞,發展局昨稱機會很微,因沙田濾水廠涉儲存和使用大量氯氣,在岩洞密閉空間會對操作人員構成風險,沙田廠亦涉龐大而複雜的輸水網絡,難以完全遷入岩洞。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