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行業擬先推標時倘薪金低於水平 加班有補水

六行業擬先推標時
倘薪金低於水平 加班有補水

【本報訊】標準工時立法引發勞資爭議,標準工時委員會上月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可行方案。消息指委員會已初步就規管工時訂出四大方向,包括擬在飲食、零售及物業管理等六個長工時行業先推行標準工時;並考慮以工資水平劃界,列明薪金低於某一水平的僱員,加班可獲超時補水。
記者:陳雪玲 盧文烈

標時委員會上月底通過成立專責小組,探討工時政策的方向及委員會下一步工作。小組由梁智鴻擔任主席,成員包括工時諮詢小組和研究小組召集人吳秋北和劉展灝,以及三名學術界代表。據了解,委員會本周二已舉行首次會議,並在農曆新年期間再開會,三月中向大會匯報工作進度。
消息透露,小組初步就標準工時訂出四大方向,由於一刀切推出標準工時的爭議大,故提出六個工時較長行業先行標準工時,該六個行業分別為飲食、零售、物業管理、陸路運輸、安老院舍和洗滌及乾洗服務業,僱用員工總數近九十萬。根據標時委員會研究小組委託顧問向逾萬住戶進行的調查發現,這些長工時行業僱員的每周工時中位數達四十八小時,較全港僱員工時中位數四十四小時多四小時,其中飲食業有超過五成僱員每周工時超過五十四小時。
此外,小組建議可考慮以工資水平劃線,低於某工資的僱員受標準工時保障,舉例說1.2萬元或以下薪金的僱員超時工作須「補水」。

合約訂明勞資存爭拗

第三方向則由行業層面的勞、資、官三方協商,根據不同工種需要訂出標準工時的安排,例如從事廣告、文字工作等行業或沒有固定的工時,早在討論標準工時立法時,已有意見指是否需豁免有關行業,但小組認為可以一個平均工作時數作參考,如三個月平均工作多少小時等。
第四是立法規定在僱傭合約中訂明標準工時及是否有加班補水。消息人士指,由於小組仍會開會,不排除提出更多方案,「可以幾個方向一齊做,亦可以只做某部份」。
勞方委員吳秋北對規定在合約列明工時的做法十分有保留,因等於由僱主主導工時安排,變相將超時工作合法化。至於其他方向,他認為可以繼續討論。勞方委員梁籌庭及周小松則反對豁免行業太多,對大部份打工仔欠缺保障。不過資方委員劉展灝卻認為,從僱傭合約層面規管工時較具彈性,若限定某些行業或薪金水平的僱員受標時保障,肯定引起爭拗。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指,只向個別行業規管工時並不公平,有違自由經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