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用國貨」口號是侮辱

官媒:「用國貨」口號是侮辱

【本報訊】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再度發功,昨日刊登題為《部份港人又借「反水客示威」挑事》的署名文章,指摘周日的「光復屯門」示威行動是有團體藉機鬧事,「背後考量並不簡單」。文章又指,示威者高叫「愛祖國、用國貨」口號,是「把侮辱性的行為加諸內地客身上,其真實目的到底何在?明眼人不難判斷」,籲讀者勿被利用。

指港接待能力不足

數百市民周日響應號召,在屯門市廣場及來往深圳灣跨境巴士站示威,抗議水貨客擾民。《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署名王大可的文章,批評發起團體熱血公民及本土民主前線一向抗拒內地,宣揚「港獨」,今次示威是利用水貨問題「再次挑起兩地矛盾的搞事之舉」。
該文章又將水貨客問題歸咎於本港接待能力不足,認為香港作為開放的國際大都市,應自行設法解決。有份發起「光復屯門」的熱血公民成員鄭松泰稱「冇乜嘢值得回應」。
水貨客風波持續以年計,特首梁振英去年四月已表示正研究調控旅客人數增長和旅客結構,事隔十個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就檢討「一簽多行」安排的提問,竟指相關措施仍在討論階段。蘇錦樑稱,政府需要客觀分析調控措施對整體經濟的影響,目前未有結論,鼓勵社會各界提出具體意見。他續指,旅發局投放七成半資源於海外市場,推廣本港旅遊。
毛孟靜批評政府猶如盲頭烏蠅,「唔敢得罪上面」,任由本港旅遊業完全「面向大陸」,「我哋歡迎遊客,但人數太多,希望政府㩒一㩒,香港人真係頂唔順」。她指,政府不控制旅客人數,只強調增加景點及提高接待能力,造成惡性循環。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