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風每年奪去三千五百名港人的性命,患者更趨年輕化,是僅次於心臟病及癌症的第四號疾病殺手。為了改善相關醫療服務,仁濟醫院改建內科病房,設立「包安急性腦血管治療中心」,專門接收荃灣區急性中風病人。中心昨日開幕,提供兩張加護病床及引入先進儀器,並從內科調配人手,加強臨床診斷及監察,有助減低病人出現併發症風險。
減低併發症風險
仁濟醫院內科副顧問醫生黃國鉅表示,該院一年平均接到七百至七百六十宗急性中風個案,八成屬缺血性中風,即腦血管栓塞,餘下兩成則屬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他指,中風病人搶救後一般會送到內科病房留醫,因醫護人員需同時照顧其他種類的病人,難緊密監察。他舉例,如未能及時察覺中風病人的血壓飆升,或會引致併發症。該院將從內科調配人手至該治療中心,並會安排腦神經科醫生輪班當值。
該院重新規劃及改建B座十五樓北翼病房,增設「包安急性腦血管治療中心」。治療中心包括三個特別護理病區,提供十六張急性中風病床及兩張加護病床,並引入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臨床監察中央處理系統及連繫每張病床的獨立監測儀器等,中心耗資五百五十萬元建成。中風屬嚴重的內科急症,三個月內的死亡率約30%,但在生存的病人中,超過一半可完全回復自我照顧能力,少於兩成人會有嚴重殘障。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