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央行在今年首次議息會議後,宣佈進一步擴大量寬(QE),購買由歐元區各國政府及歐洲機構發行的債券,每月合共買入六百億歐元資產。新計劃將於三月開始,估計至少維持至明年九月,但若通脹水平未能達至歐央行的預期目標,當局很可能再延長買債。
新買債計劃將於二級市場進行,根據歐元體系中央銀行(NCB)佔歐央行的資產比重,買入由歐元區各國政府及機構發行的歐元計價投資級別債券,但不包括企業債券在內,而屬於次級投資級別的國家,如希臘及塞浦路斯,必須符合額外要求,才會被納入歐盟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新方案。希臘最近才結束大選,引發短暫的市場波動,但若仍留在歐元區內,歐央行最快於今年七月開始購買希債。
計劃若成功 歐股看俏
買債計劃將由NCB執行,但受監管於歐央行的管理委員會(Governing Council)。當局規定只有兩成債務資產受保於損失分擔機制,餘下八成的總買債資產則必須確保不受到任何潛在損失或違約影響。但假設NCB出現違約,屆時造成的損失最終會否被分擔,有關細節仍不得而知。
整體而言,此輪量寬超出了市場預期,資產規模達逾一千一百億歐元,相等於歐元區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1%,與美國聯儲局首輪量寬相若。更重要的是,不設期限及直接針對主要通脹目標,歐央行可根據實際通脹情況,靈活調整相關計劃。若歐央行的量寬計劃能成功提高通脹預期,以及歐豬國的息差進一步收緊的話,將對歐元區股市帶來支持,大大增加跑贏環球股市的機會。
德盛安聯
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
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投資者在投資之前應細閱銷售文件,瞭解基金詳情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審核。本文件只供參考之用,如於中國大陸使用,旨在為境內商業銀行根據適用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的法規法則而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提供輔助資訊。
發行人為德盛安聯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中國工商銀行大廈27樓)是基金香港代表並受證監會(香港皇后大道中2號長江集團中心35樓)監管。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Singapore Limited (12 Marina View, #13-02 Asia Square Tower 2, Singapore 018 961 (公司註冊號碼:199907169Z))是基金新加坡代表並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