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釋放輻射物切爾諾貝爾威脅仍在

山火釋放輻射物
切爾諾貝爾威脅仍在

烏克蘭切爾諾貝爾(Chernobyl)核電廠爆炸距今二十九年,但洩漏核輻射粒子威脅仍在。挪威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核電廠周圍發生山火時,令泥土中的放射性元素銫(caesium)以煙霧形式釋放到大氣內,飄到東歐,甚至污染食物。
核電廠及周圍合共約二千六百平方公里範至今仍然封閉。當年核電廠爆炸向大氣釋放了約八十五千萬億貝克(Pbq)的銫。專家指,現時封閉區內上層土壤仍有兩至八Pbq銫。
核電廠周圍在二○○二、○八及一○年先後有三次山火,挪威空氣研究所的專家希望確定這些火有否將輻射物釋進大氣中,利用衞星影像追蹤火勢蔓延位置,測到區內空氣含銫137。他們估計,有零點五Pbq隨煙霧飄到東歐,甚或南至土耳其、西至北歐。
而烏克蘭首都基輔居民,平均接觸到10微西弗(microsieverts)輻射,約是一年內可接觸安全上限百分一。驟耳聽以為很少,但專家指,由於火勢會令輻射不平均分佈,個別地區的輻射量或較高,甚至影響農作物。以蘑菇為例,很容易吸收銫137,人若吃下,接觸到的輻射量會更多更濃縮。有份參與研究的專家穆索(Tim Mousseau)說,「內服的輻射量可以很高」,而引致的癌症亦難以偵測。
專家又製作模型,模擬在氣候變化令天氣更乾燥下,區內山火如何在二○二三至二○三六年間達致高𥧌,人體或接觸到五千貝克輻射。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