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九文化區計劃自一九九八年由前特首董建華提出後多災多難,先是曾因天幕設計遭抨擊,及後改變單一招標惹地產商不滿,當局終把計劃推倒重來,現時更面對工程超支等問題,加上接連有高層閃電請辭,政界中人擔心難以在國際間招聘合適人才。
西九文化管理局二○○八年成立,翌年六月,上任僅七個工作天的行政總監程少泉突以私人理由辭職,當時有指來自商界的他不適應管理局的官僚文化。
謝卓飛請辭後迅任另職
二○一一年上任僅五個月的行政總裁謝卓飛亦以患病理由請辭,但他其後瞬即出任英國文化協會新職。
科大社會科學部教授成名認為,西九項目「雷聲大、雨點小」,如今再發生高層呈辭,難免令人猜測是否因為外地專家來港後遇到複雜的人事,以致執行計劃時遇困難,擔心難再在國際覓到合適人才。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則指,連納智曾經遭建制派議員批評是外國人,不諳本地文化,更以政治掛帥干預藝術展品,點名指鍾樹根曾批評西九管理局購入被中共視為眼中釘的內地藝術家艾未未作品,擔心此情況將無法吸引國際藝術人才來港。
與其全球招聘隨時令西九文化區「赤化」,何秀蘭建議讓西九管理局的本地藝術人才晉升至行政總裁:「起碼本地人會知道本地政治環境幾咁險惡,唔好等其他人再因本地政治掛帥嘅問題而黯然離開。」
■記者謝明明、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