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白海豚「希望」逝世前出現昏迷、無法浮水等症狀,有獸醫估計牠罹患「多器官障礙綜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細菌入血令多個器官衰竭,最終引發併發症死亡。
獸醫黎昌生指,海豚屬哺乳類動物,與人類一樣依靠吸氣擴張肺部浮水,但從「希望」相片看到,其傷口腐爛流膿,或有細菌入血,並透過血管流至各個器官,從而出現「多器官障礙綜合症」,內臟陸續腐壞無法運作,繼而失去平衡身體的功能,先無法浮水,最終引發敗血病身亡。
尾鰭受創太深如殘廢
黎指站在獸醫立場,首先關注受傷海豚康復後能否放回大自然,指「希望」尾鰭受創太深失功能,如「一隻狗冇咗四條腿」,幾與殘廢無異,在人為因素導致受傷及身體痛楚程度的考慮下,發現當天便應及早進行安樂死,以減低其痛苦。
香港城巿大學動物醫學院專業教育及發展總監王啟熙稱,外國拯救受傷海豚的個案幾乎是百中無一,故此認為漁護署及海洋公園獸醫團隊已盡力,當務之急是如何立法規管保育海豚。
王留意到近期越來越多海豚觀光活動,只花二十元便可上船近距離觀賞海豚,港府應參考美國加州、澳洲等地保育法,例如發牌控制觀光船數目,嚴禁靠近海豚一百呎範圍內,一旦被海警巡邏船發現違規,會施以數百美元的罰款,甚至吊銷牌照。
■記者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