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二○一四年共收逾三萬一千宗投訴,創五年來新高。其中通訊用品投訴帶動升幅,較前年急增七成七,逾半涉電訊商就新型號智能手機銷售手法不公;去年因網購衍生投訴亦增加七成,有近五千五百宗,涉款超過二千萬。消委會指只收到零星Bitcoin求助個案,特別勸喻市民投資前留意風險。
消委會去年共收到三萬一千零四十八宗投訴,較前年微升3%,但仍屬五年來最高。針對貨品的投訴三年來持續上升,達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一宗,較前年增加一成,相信與《商品說明條例》前年年中實施後,市民對不良營商手法認識加深有關。
帶動數字升幅的主要是「通訊商品」的投訴,較前年急增七成七,至四千一百九十五宗,投訴分類屬第二多。
當中九成半屬「流動電話」投訴,主要涉銷售手法或因延誤或者未能送貨造成損失,較前年分別升近五倍及約七倍半;五成八與新智能手機預售有關,達二千三百六十一宗。至於涉「電訊服務」投訴繼續是投訴分類榜首,去年有五千九百五十三宗,較前年微跌7%。
消委會認為個別電訊商網上訂購的細則不公平,如無貨不可退款,已敦促有關電訊商要求修改,以符合公平合理原則,並提倡「貨到付款」及可全數退款等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籲消費前留意條款
近年網購盛行,消委會去年收到相關投訴有五千四百四十二宗,較前年增七成,涉及款項逾二千萬元,主要為電訊器材及機票住宿,其中受「寶庫網」事件影響,嬰兒用品投訴急增倍半。消委會提醒市民網購前需留意條款,又鼓勵網購平台建立更健全機制。
針對有Bitcoin投資公司倒閉,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指去年有收到零星求助個案,強調Bitcoin無國家認可,「好難去跟進」,要承受特別高的風險,隨時血本無歸,勸喻市民投資前要考慮清楚。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