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向晴軒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超過七成情侶認為結婚前必須先置業。若五年內未能置業,則當中三成八的人選擇「繼續延遲結婚直至置業為止」,另有4%的人則情願放棄結婚,不樓不婚。
結了婚想要自己的私人空間,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其他國家的情侶不像香港人這麼執着要做業主。有的人一輩子住在租來的房子裏,並無「出錢替別人供樓」的心理失衡。最大的原因是在外國無論供樓或租樓,佔據的收入比例都不像香港那麼大。而且租客亦不必擔心租金會上升到不合理的地步。
香港人想擁有自己的物業,很大程度源於不安全感。樓價癲升,租金跟樓價瘋長,一個家庭若時刻活在業主狂加租或永遠上不了車的驚恐中,則家庭永無寧日。
在香港,供不起樓、交不起租的話,便只能跟家人一起擠住在窄小的空間內。窄小程度只可以用「不人道」來形容。我認識的一家人,一家五口,三代同堂,住在不到四百呎的私樓,室內只有兩間小到不能轉身的睡房,我至今不知道他們五個人是怎樣睡覺的。那對正值壯年的夫婦,不知可曾肆無忌憚做過一次愛?我很想寫一本書,訪問香港成年男女的床上生活。不要小看這題目,這是關乎一個地區的人生存質素及性愛尊嚴的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