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粉嶺裁判法院在審理奶粉走私案時,法官直斥「自己國家出產的奶粉,自己國民都不敢吃,是一種國恥」,又指不敢吃中國奶粉這種行為「極之可悲」。所謂國恥,又豈只不敢吃奶粉這麼簡單?真正值得可悲的恥辱,是中國人不把恥辱視之為恥辱。
2008年,三鹿集團生產的奶粉被指令嬰兒患上腎結石,事件牽涉數萬名嬰兒。而自2008年起,除三鹿外的多間奶粉生產商都被指生產黑心奶粉。過去七年以來,中國政府應對毒奶粉問題,採取了一貫的封鎖的政策,中宣部下令禁止中國媒體報道毒奶粉的新聞,抗議毒奶粉的趙連海作為受害人之一,亦被中國政府以「尋釁滋事」拘捕,直到今日都在當局的監視之下過活。
在這樣的一個國家生活,有甚麼可能還會相信中國的奶粉不是黑心的?結果中國人看準時機,開始做起走私奶粉的生意,首當其衝自然是鄰近大陸的港澳、隔了一個海的台灣,但連荷蘭、澳洲、日本、加拿大等地都出現走私奶粉到中國大陸的現象。而近年水貨兵團走私的貨物,開始不再局限於奶粉,其他的日常生活用品,乃至藥油、西藥,都成為水貨兵團的目標。
基於制度的缺陷,中國人無法相信中國政府會妥善處理奶粉問題,而不信任的態度,隨着越來越多的黑心食品浮出水面,終於蔓延至其他食品。但是中國人對於真正導致黑心食品的禍首,即中國目前的制度問題,偏偏裝作看不到。
中國人不以恥辱為恥辱,卻把恥辱視之為榮耀,這不是國恥又是甚麼?當他們吃着地溝油的時候,仍不忘歌頌「習大大」反貪反腐、架構新型大國關係呢!但習反的貪腐,還不是出自制度?若非制度上容許貪腐,又怎可能有這麼多「大老虎」、「小蒼蠅」?就是大樹的枝幹,通通變成了朽木,從上而下地腐敗,上有上的貪腐,下有下的黑心,神州遍地才會變成地獄鬼國。
回看香港近幾年的輿論,不難發現親政府的高官、議員,總是把民生掛在嘴邊,叫人忽略香港政制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簡直跟今日吃着黑心食品的中國人無異。制度上的不民主,令到中國人不得不走向走私奶粉的路,倘若香港都要按着中國的步伐走上這條道路,就絕對是沉淪和倒退。
幸好今日的香港,尚未發展到「以恥為榮」的地步。作為一個普通的香港人,看到猖獗的走私水貨,難免會有反應;就似正常的生理現象,有病菌的入侵,免疫系統自然會起作用。最少,港英政府管治百多年的香港,生活在這片福地的大多數人,仍然知道禮義廉恥怎麼寫,毋須法官斥責都知道自己的問題需要自己解決。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