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流感病毒活躍性與天氣息息相關,現時又濕又凍最有利病毒生存。中大分析指攝氏二十度以下,或相對濕度70%以上,流感病毒會最活躍。含有「活生生」流感病毒的病人飛沫在枱面或扶手等表面,最多可存活四十八小時。如用紙巾擋住飛沫,病毒在紙巾上水份被抽乾,只能存留十五分鐘,故打噴嚏和咳嗽時最好用紙巾掩蓋口鼻。
中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分析十年數據,研究天氣和流感病毒關連,發現攝氏二十度以下的日子,不論濕度多少,病毒都會活躍,故冬天會出現流感高峯;溫度超過攝氏二十度時,如濕度維持於70%以下,不利流感生長;但若濕度上升,病毒又會變回活躍,造成夏季流感高峯。至於流感病毒在春季的活躍程度就視乎濕度是否夠高。
僅在紙巾存活15分鐘
流感病毒在冬季和夏季主要傳播的途徑亦不同。冬季因濕度低,含病毒的飛沫會於空氣中被抽走部份水份,變得「輕飄飄」,市民容易接觸到空氣中帶有病毒的飛沫而感染。
夏季濕度高時,飛沫會吸收空氣中水份變重,跌落物件表面,摸到飛沫後再捽眼或口鼻就會感染,即所謂接觸性傳播。
要預防感染,市民必須注意打噴嚏的禮儀。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許樹昌指,過往有研究發現,流感病毒於紙巾會被抽乾水份,只可存留十五分鐘就會死亡,故建議打噴嚏和咳嗽時要用紙巾掩蓋口鼻,扔掉紙巾後要用𤩹液洗手。
■記者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