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戰略規劃大搞中港融合 港交所謀推股指期貨通

三年戰略規劃大搞中港融合 
港交所謀推股指期貨通

【本報訊】港交所(388)將繼續大搞中港融合。在推出滬港通後,港交所似乎仍意猶未盡,該所在制定二○一六年至二○一八年的戰略規劃時,將會以「共同市場年代」(mutual market era)作大方向,更冀本港能成為內地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記者:吳永強 郭曉琳

現時中港兩地在股票上部份互通,未來計劃進一步擴展至衍生產品、商品、定息產品、貨幣及國際性股票等範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有關計劃未有確實時間表,但相信股指期貨等衍生工具將很大機會成為下一個互聯互通的資產類別。

深港通研擴投資範圍

至於深港通方面,李小加認為,下半年推出是「比較現實的日期」。他相信在深港通推出時,可研究擴大投資港股合資格股份範圍及加入ETF等,日後亦會探討改善兩地互通的限制,包括優化假期休市問題,增加可交易日數。被問及會否擔心美國及新加坡等市場會加入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李小加認為其他國家與內地存在包括時差及監管等差異,難以取代香港的優勢。
對於A股能否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李小加認為在深港通開通後,相信A股被納入的機會將越來越高。但他補充指,就算A股在六月份MSCI檢討時未納入,亦非「世界末日」,認為日後仍有機會晉身指數之內。
本報日前報道小米因同股不同權問題,或會棄港赴美。負責早前同股不同權概念文件諮詢的港交所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科主管戴林瀚(David Graham)表示,諮詢期內收到不少市場意見,惟他強調,有關諮詢不是單純以支持或反對的數量來決定本港股權架構未來發展的方向。他期望上市委員會能於今年上半年內,對今次概念文件的諮詢作出總結,並決定會否正式就同股不同權進行諮詢。

中港基金互認待公佈

除港交所有意大搞中港融合,證監會亦積極將兩地市場拉近。當中一直只聞樓梯響的中港基金互認,負責有關措施的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指,「要做嘅工作已經做好,係等緊正式宣佈」。她相信內地監管機構已了解到有關措施的重要性,現只是選擇一個較合適時機公佈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