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情:骨刺擾民

醫護情:骨刺擾民

有位老太太來骨科門診看腰背痛,想知自己有沒有骨刺,我指着X光膠片說:「你這年紀當然有,這些不就是嗎?」她馬上哭了起來,因為她的很多親戚朋友就是「生骨刺」,腰痛治不好。
骨刺是因應年老骨質轉弱,身體因應自我保護,而額外生長出來的骨質結構,用意是幫忙強化穩定脊椎,雖然本身並不尖銳,但因在二維的X光片上看起來像刺,所以俗稱「骨刺」,以訛傳訛,以為骨刺就是腰頸疼痛的主因。
X光和磁力共振原是上世紀醫學上的偉大發明,讓醫者可以透視人體的結構,對臨床診斷貢獻極大。但同時也讓人們看到很多與病患無關的退化性現象,讓大眾和一些醫護人士因誤解或是被誤導而產生不必要的困擾。我常拿電視劇橋段做例子,受害人躺在血泊之中,一位路人剛好經過兇案現場施以援手,剛好警察到了,就把這人抓了當成兇手。人們無事不會做X光或其他的掃描檢查,因為腰背痛所以做檢查,看到正常的退化現象,就不問情由的把它當成是病因。骨刺或一部份的所謂「椎間盤突出」,就是那倒楣的路人。
生骨刺、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等名詞已成家喻戶曉的「醫學辭彙」,這些誤解、誤導,不單讓老太太驚惶落淚,還藥石亂投,讓短痛變成長痛,也能導致不正確或是不必要的治療,外國醫學界及傳媒更關注「不需要的脊椎手術」有增加趨勢。不只一次有病人拿着片子堅持要醫生動手術,如不答應,要向議員、傳媒等投訴,有一位甚至以死相脅。骨刺擾民,竟至於此,也讓我體會到「欲治其患,先治其心」。
逢周一刊出
撰文:伊利沙伯醫院骨科顧問醫生錢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