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大幅改變你生活的的科技產品,不就是最貼身的風扇、吸塵機、電視,甚至乎電飯煲嗎?時至今日,關乎生活的家電不單繼續改善原有功能,並向着潮流、設計以及科研出發。
例如英國的Dyson,我們或許知道他們的無扇葉風扇很著名,可是你知道吸塵機才是他們發迹和改變世界的重點產品嗎?
記者:梁立勤
攝影:周旭文
要了解Dyson,要先認識他們的吸塵機。Dyson在尖沙嘴開設了首間博物館Dyson Museum。雖然地方不大,亦沒有大量展出以往的經典產品,稍為愧對博物館之名,但卻是首次展出完整的吸塵機製作流程,由草圖至模型再到製成品,讓大家一次過了解。
五年研究 不被重視
突破自己從來並非易事,尤其是在看似很成熟的家電領域,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在研發首部無集塵袋式吸塵機時也吃盡苦頭。他花了五年研發的產品,卻因沒有一家公司願放棄售賣集塵袋的利潤而不受重視,當時James亦已經身無分文,最後惟有前往日本,才受到重視,但那時又發現有其他廠侵權抄襲,最後花費了很長時間才讓吸塵機獲得肯定。
James在接受《蘋果》獨家訪問時,也坦言想專注在為用家提供健康的科技上,「我們用在吸塵機上的氣旋技術,可以過濾很多肉眼看不見的微粒,這些微粒都對人體有害。而乾手機可只以十秒時間乾手,但重點是發放的空氣能過濾百分之九十九細菌。這些都是很多設計師設計家電時會遇到的問題,但鮮有人去解決。我們去年便成立了機械人實驗室,未來更會擴大英國總部,聘請更多工程師。可是,科研絕對是一件艱苦的事。而達到目的是沒有一個必然的方法。在香港設立Dyson Museum,正正想更多用家了解我們的工作。」
設計圍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