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圖)禁止大學引進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引爆內地學者倒袁、保袁大戰,其深層原因是意識形態的論戰、主導權的爭奪,反映在人事問題上就是左派企圖打着反右旗號,力保他們在大學的盟友能在反貪運動中過關。
禁引進西方教材討好左派
繼反貪風暴席捲黨政軍高層後,央企、高校等成為今年中紀委專項巡視的重點。中紀委官員明言,高校腐敗不只影響高校的改革發展,也嚴重影響教育的社會道德教化功能。中央巡視組去年進駐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後,人大招生就業處處長蔡榮生涉貪被拘捕,復旦校長楊玉良突然被解職,袁貴仁也被舉報其兒子非法送審、發行「袁氏教材」牟利,教育系統的反貪風暴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此時此際,大學的意識形態之爭升溫,難免令人懷疑,左派是為了維護他們在大學佔據領導層的支持者,打着中共高層整肅大學意識形態的旗號,把大學及教育部被揭發的腐敗問題,歸咎於過往意識形態控制不嚴,歸咎於敵對勢力的操控,以此掣肘中紀委對大學領導層的貪腐調查。
袁貴仁禁止大學引進西方教材,與其說是向中共高層宣誓效忠,不如說是討好左派、向左派求援。中國《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根據教學需要,自主制定教學計劃、選編教材、組織實施教學活動。」袁部長是法盲,還是知法犯法?左派真能以反右阻撓中紀委反貪嗎?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