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運動後 新一輪政改民調撐袋住先者 首次不過半數

佔領運動後 新一輪政改民調
撐袋住先者 首次不過半數

【本報訊】政改民意關注組昨公佈佔領運動後的新一輪調查結果,願意政改「袋住先」的受訪者首次不過半,反對比率則維持在38%左右,而自稱泛民主派的受訪者認為立法會要否決方案的比率更激增逾10個百分點。調查同時發現,若政府願意作讓步,包括以個人票取締團體票及公司票等,不少反對通過的市民或會「轉軚」,關注組認為反對政改的市民亦非不想通過,而是要政府再作改善,他們或「可以傾、可以諗」。
記者:陳雪玲

香港政改民意關注組公佈第四輪調查,關注組委託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於上月26日至本月1日訪問逾千名市民,了解市民對政改的意見。結果顯示在特首選舉多重設限下,有49.5%市民希望通過政改方案,較去年9月同一調查下跌3.8個百分點,對比過去三次調查,支持「袋住先」的比率首次不過半。
若以政治立場區分,自稱泛民受訪者寧願不通過的比率持續上升,較去年9月上升逾10個百分點至76.8%,希望通過則大跌近14個百分點,僅得15%;建制一方則高達87.2%希望通過,與上次調查結果相若。

倘有讓步 反對者願轉軚

是次訪問亦有加入三項政府讓步空間建議,讓表示反對的市民選擇會否回心轉意,若果取消提委會團體票及公司票,轉為以個人票選出提委,52.1%原本反對的市民改為希望通過政改方案;若果加入白票守尾門機制及人大常委會於2017年後仍可改變特首普選方案,分別有約37%及30%市民改為希望通過方案。
調查人員推論,若三個讓步空間建議同時推出,原本反對政改的人士中,將有逾60%願意重新考慮。受訪者表明議員政改投票意見會影響其在立法會投票取態,不論泛民、建制支持者同樣有逾60%指如果議員政改投票與他們立場相反,下次立法會選舉必不投票予他。

學者:政府硬銷不奏效

關注組成員、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李芝蘭認為,支持「袋住先」比率下跌,顯示政府硬銷策略不奏效,關注組另一成員施永青指,泛民議員現在如「鐵板一塊」,但泛民支持者卻有可塑性,如會讓步或願意支持方案通過,認為政府的工作不應只放在議員身上,而應將重點放在市民身上。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張國華認為,結果反映佔中後,泛民支持者更堅決要否決政改方案。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回應時稱,今次政改的工作異常艱巨,先後有佔領運動和立法會的不合作運動,故政府沒有低估工作的難度,會重點向市民宣傳將提交的政改方案非終極方案,日後仍有改善空間。